时间: 2025-04-30 21:38: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1:38:05
“异趣”一词通常指的是与众不同的趣味或风格,强调的是独特性和非主流的特质。它可以用来描述人的兴趣爱好、艺术作品的风格、生活方式的选择等方面,表达的是一种不同于常规或大众化的特点。
在文学中,“异趣”可能用来形容作品的独特风格或作者的独特视角,如“这部小说的异趣在于其非线性的叙事结构”。 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用“异趣”来形容某人的特殊爱好,如“他对收集古董钟表有着异趣的爱好”。 在专业领域,如艺术评论中,“异趣”可能用来评价艺术家的创新和独特性,如“这位画家的作品充满了异趣,让人耳目一新”。
同义词:独特、别致、新颖、另类 反义词:普通、常规、平凡、主流
“异趣”由“异”和“趣”两个字组成。“异”字有不同、特别的意思,“趣”字则指兴趣、趣味。在古代汉语中,“异趣”可能更多指与众不同的趣味,而在现代汉语中,它更多地被用来形容独特性和非主流的特质。
在当代社会,随着个性化和多样性的推崇,“异趣”一词越来越受到重视。它反映了人们对于独特性和创新性的追求,也体现了社会对于多元文化的包容和欣赏。
“异趣”一词给人带来的情感反应通常是好奇和欣赏。它让人联想到那些不拘一格、敢于创新的人和事物,激发人们对于新鲜事物的探索欲望。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用“异趣”来形容那些在朋友圈中分享的独特旅行经历或小众爱好,如“他的旅行照片总是充满了异趣,让人羡慕不已”。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异趣”:
在城市的喧嚣中,
我寻找一片异趣的天地,
那里,每一朵花都有自己的故事,
每一阵风都带着不同的旋律。
“异趣”可能让人联想到那些色彩斑斓、构图独特的艺术作品,或是那些旋律奇特、节奏多变的音乐作品。这些视觉和听觉的联想都强调了“异趣”的独特性和创新性。
在英语中,“异趣”可以对应为“quirky”或“eccentric”,这些词汇同样强调了与众不同的特质,但在使用上可能更加强调古怪或怪异的一面。
通过对“异趣”一词的深入学习和分析,我更加理解了它在表达独特性和创新性方面的重要性。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掌握和运用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的表达方式,使我的语言更加生动和有趣。
1.
【异】
(会意。“異”,甲骨文字形,象个有手、脚、头的人形。从廾(gǒng)从畀(bì)。畀,予也。本义:奇特;奇异;奇怪)。
同本义。
【引证】
《玉篇》-异,怪也。 、 《广韵》-异,奇也。 、 《列子·杨朱》-何以异哉。 、 左思《魏都赋》-异乎交益之士。 、 《战国策·赵策》-妇人异甚。 、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产异蛇。 、 唐·柳宗元《三戒》-觉无异能。 、 宋·王安石《伤仲永》-父异焉。
【组词】
异疾、 异形
2.
【趣】
(形声。从走,取声。本义:急,赶快)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趣,疾也。 、 《史记》-若不趣降汉,汉今虏若,若非汉敌也。
催促;督促。 同: 促
【引证】
《周礼·县正》-趣其稼事。 、 《礼记·月令》-趣民收敛。 、 《汉书·周勃传》-趣为我语。 、 《汉书·翟方进传》-督趣司隶。 、 褚少孙《西门豹治邺》-巫妪何久也?弟子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