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0:04: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0:04:25
词汇“异财”在中文里并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因此它的定义和使用情况相对较少。不过,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异财”字面意思指的是不同寻常的财富或财产。它可能指的是非法获得的财富,或者是通过非常规手段获得的财富。
由于“异财”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文学、口语和专业领域中的使用非常有限。在某些情况下,它可能出现在法律或道德讨论中,用以指代不正当或非法获得的财产。
“异财”这个词可能源自对“异”(不同、异常)和“财”(财富、财产)两个字的组合。在古代文献中,可能会有类似的表达,但现代使用较少。
在某些文化或社会背景下,“异财”可能与道德败坏或法律违规联系在一起,因此在讨论社会正义或法律问题时可能会提及。
提到“异财”可能会引起负面情感,如不信任、怀疑或厌恶,因为它通常与不正当行为相关联。
由于“异财”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可能很少遇到直接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在创作中,可以将“异财”作为一个象征,代表不正当的权力或财富积累,从而在故事或诗歌中增加深度和复杂性。
由于“异财”与不正当财富相关,可能会联想到阴暗的场景、神秘的氛围或紧张的音乐。
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可能会有类似的词汇或概念,如英文中的“ill-gotten gains”,用来描述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得的财富。
“异财”作为一个词汇,虽然在日常语言中不常见,但在讨论道德、法律或社会正义时,它提供了一个有力的表达工具。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有助于丰富语言表达的层次和深度。
1.
【异】
(会意。“異”,甲骨文字形,象个有手、脚、头的人形。从廾(gǒng)从畀(bì)。畀,予也。本义:奇特;奇异;奇怪)。
同本义。
【引证】
《玉篇》-异,怪也。 、 《广韵》-异,奇也。 、 《列子·杨朱》-何以异哉。 、 左思《魏都赋》-异乎交益之士。 、 《战国策·赵策》-妇人异甚。 、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产异蛇。 、 唐·柳宗元《三戒》-觉无异能。 、 宋·王安石《伤仲永》-父异焉。
【组词】
异疾、 异形
2.
【财】
(形声。从贝,才声。本义:财物)。
同本义(多指日常生活必需品,包括米粟在内)。
【引证】
《说文》-财,人所宝也。 、 《广雅》-财,货也。 、 《周礼·太宰》。注:“泉谷也。”-以九赋敛财贿。 、 《周礼·职方式》。注:“帛谷货贿也。”-与其财用。 、 《礼记·坊记》。注:“币帛也。”-先财而后礼。 、 《礼记·聘义》。注:“谓璧琮享币也。”-此轻财而重礼之义也。 、 《六书故》-财之为言才也。凡粟米丝麻材木可用者曰财。 、 《周礼·天官·宰夫》-乘其财用之出入。 、 《韩非子·说难》-暮而果大亡其财。 、 贾谊《论积贮疏》-苟粟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
【组词】
资财、 生财;地财;浮财;洋财;邪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