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9:29: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9:29:28
“异闻”一词的字面意思指的是不同寻常的、罕见的或奇特的**、故事或信息。它通常带有神秘、奇幻或超自然的色彩,可能包括传说、神话、民间故事或未解之谜。
在文学中,“异闻”常用于描述那些超越现实、充满想象力的故事,如《聊斋志异》中的各种奇异故事。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用“异闻”来指代那些听起来不可思议或难以置信的事情。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或民俗学,“异闻”可能指那些未经证实的历史**或民间传说。
同义词中,“奇谈”和“怪谈”更强调故事的奇异和怪异,而“传说”和“神话”则更侧重于故事的传统性和文化背景。反义词则强调与“异闻”相对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异闻”一词源自汉语,由“异”和“闻”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异”指不同寻常的,而“闻”指听闻或消息。随着时间的推移,“异闻”逐渐被用来指代那些非同寻常的故事或信息。
在**文化中,“异闻”常常与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联系在一起,反映了人们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探索。这些故事往往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道德寓意,是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
“异闻”一词往往带有一种神秘和吸引人的情感色彩,让人联想到未知和奇幻的世界。它激发人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同时也可能引发一些恐惧或不安的情绪。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读过一本关于世界各地异闻的书籍,其中一则关于幽灵船的故事让我印象深刻。这个故事不仅让我对未知世界充满好奇,也让我意识到人类对超自然现象的永恒追求。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异闻”:
在月光下的古老森林,
流传着一则异闻,
关于一位迷失的旅人,
在夜幕中寻找归途。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古老森林或神秘城堡的画面,背景音乐可以是神秘而悠扬的旋律,营造出一种神秘和奇幻的氛围。
在英语中,“异闻”可以对应为“strange tale”或“legend”,在不同文化中,这些词汇都承载着类似的神秘和奇幻色彩,但具体的故事内容和文化背景可能有所不同。
通过对“异闻”的深入学和分析,我更加理解了这个词汇的多重含义和它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它不仅是一个词汇,更是一种文化现象,反映了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永恒好奇和探索。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异闻”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的表达方式,增强我的语言魅力。
1.
【异】
(会意。“異”,甲骨文字形,象个有手、脚、头的人形。从廾(gǒng)从畀(bì)。畀,予也。本义:奇特;奇异;奇怪)。
同本义。
【引证】
《玉篇》-异,怪也。 、 《广韵》-异,奇也。 、 《列子·杨朱》-何以异哉。 、 左思《魏都赋》-异乎交益之士。 、 《战国策·赵策》-妇人异甚。 、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产异蛇。 、 唐·柳宗元《三戒》-觉无异能。 、 宋·王安石《伤仲永》-父异焉。
【组词】
异疾、 异形
2.
【闻】
(形声。从耳,门声。本义:听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闻,知声也。 、 《墨子经上》-闻耳之聪也。 、 《礼记·大学》-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 屈原《九歌·湘夫人》-闻佳人兮召予。 、 《史记·项羽本纪》-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 、 《后汉书·列女传》-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闻屏障中。 、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
【组词】
闻声不食、 闻所不闻、 闻风响应、 闻雷失箸、 闻鸡起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