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20:21: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0:21:53
拜倒 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身体向前倾斜,双膝着地,表示极度尊敬或屈服。基本含义是指在某种权威、力量或魅力面前完全屈服或表示极大的敬意。
“拜倒”一词源自古代汉语,最初用于描述**或宫廷礼仪中的行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扩展到更广泛的尊敬和屈服的表达。
在**传统文化中,“拜倒”与尊敬长辈、权威的传统观念紧密相关。在现代社会,这一词汇也被用来形容对某人或某事的极度认同或佩服。
“拜倒”一词常带有一种强烈的情感色彩,让人联想到尊敬、崇拜和屈服。这种情感反应可能影响人们对他人的看法和自我表达的方式。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在一次学术讲座中对讲者的深刻见解感到非常佩服,几乎有种想要“拜倒”的冲动。
在诗歌中,可以将“拜倒”融入表达对自然美景的赞叹:
山川壮丽,我心拜倒, 江河奔流,我情难了。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人跪在地上,头低垂,双手合十,表达对某物的极度尊敬。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庄严的音乐或**仪式中的吟唱。
在英语中,“拜倒”可以对应为“prostrate oneself”或“bow down”,虽然表达方式略有不同,但核心意义相似,都表示极度尊敬或屈服。
“拜倒”是一个富有情感色彩的词汇,不仅在文学和口语中广泛使用,也反映了文化和社会背景中的尊敬和屈服的传统观念。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一词汇有助于丰富表达方式和深化文化理解。
1.
【拜】
(会意。从两手,从下。《说文》古文上象两手,丅为“下”的古体。《说文》引扬雄说:“拜从两手下。”表示双手作揖,或下拜。隶书将“丅”(下)并入右边的“手”之下而成为“拜”,一直沿用至今。本义:古代表示敬意的一种礼节。两手合于胸前,头低到手)。
同本义。
【引证】
《书·召诰》。传:“拜首,首至手。”-拜手,稽手。 、 《礼记·郊特性》-拜,服也。 、 《荀子·大略》-平衡曰拜。 、 宋·王傥《唐语林·雅量》-乐工等罗列上前,连拜且泣。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拜送书于庭。
2.
【倒】
上下、前后颠倒。
【引证】
《礼记·曲礼》-倒筴侧龟于君前。 、 宋·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倒影江中。
【组词】
倒序、 倒用印、 倒错、 倒景、 倒三不着两
向相反方向移动。
【引证】
李贺《秦王饮酒》-酒酣渴月使倒行。
【组词】
倒车;倒回、 倒兵、 倒仰、 倒跟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