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6:15: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6:15:11
异闻传说:这个词汇通常指的是那些非官方的、非主流的、或者未经验证的故事、**或信息。它们往往具有神秘、奇异或超自然的色彩,通常在民间口头传播,而非通过正式的出版物或官方渠道。
异闻传说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民间口头传统,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故事被记录下来并传播开来。在现代,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发展,异闻传说的传播速度和范围大大增加。
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中,异闻传说往往反映了人们对于未知和超自然现象的好奇和恐惧。它们也是文化认同和社区凝聚力的体现。
异闻传说常常带有一种神秘和吸引人的魅力,让人产生探索和好奇的情感。它们也可能引发恐惧或不安,尤其是涉及超自然或恐怖元素的故事。
在我的童年时期,家人常常在夜晚围坐在一起,讲述各种异闻传说,这些故事不仅增加了家庭的亲密感,也激发了我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
在创作一首诗时,我可以这样使用:
在月光下,古老的异闻传说
如幽灵般飘荡在寂静的村庄
每一块石头,每一棵树
都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想象一幅画面:一个古老的村庄,夜晚的月光下,几个村民围坐在篝火旁,低声讲述着异闻传说。背景音乐可以是神秘而悠扬的旋律,增强故事的氛围。
在不同的文化中,异闻传说有着相似的功能和形式,但内容和主题各异。例如,**的“聊斋志异”与日本的“怪谈”都包含了大量的异闻传说,但它们反映了各自文化的特点和价值观。
异闻传说是一个充满魅力和神秘感的词汇,它不仅丰富了语言的表达,也反映了人类对于未知世界的永恒好奇。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异闻传说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化差异和人类心理。
1.
【异】
(会意。“異”,甲骨文字形,象个有手、脚、头的人形。从廾(gǒng)从畀(bì)。畀,予也。本义:奇特;奇异;奇怪)。
同本义。
【引证】
《玉篇》-异,怪也。 、 《广韵》-异,奇也。 、 《列子·杨朱》-何以异哉。 、 左思《魏都赋》-异乎交益之士。 、 《战国策·赵策》-妇人异甚。 、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产异蛇。 、 唐·柳宗元《三戒》-觉无异能。 、 宋·王安石《伤仲永》-父异焉。
【组词】
异疾、 异形
2.
【闻】
(形声。从耳,门声。本义:听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闻,知声也。 、 《墨子经上》-闻耳之聪也。 、 《礼记·大学》-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 屈原《九歌·湘夫人》-闻佳人兮召予。 、 《史记·项羽本纪》-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 、 《后汉书·列女传》-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闻屏障中。 、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
【组词】
闻声不食、 闻所不闻、 闻风响应、 闻雷失箸、 闻鸡起舞
3.
【传】
驿站所备的车。
【引证】
《左传·成公五年》-晋侯以传召伯宗。 、 《韩非子·外储说右上》-周公旦从鲁闻之,发急传而问之。(急传:特快的驿车) 、 《韩非子·爱臣》-非传非遽(驿马),载奇皮革,罪死不赦。
驿站;驿舍。
【引证】
《战国策·齐策五》-昔者赵氏袭卫,车舍人不休传。 、 《后汉书·陈忠传》-发人修道,缮理亭传。
【组词】
传车、 传吏、 传马、 传乘、 传宰
4.
【说】
古语的读法。 同: 悦
【引证】
《论语·学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 《战国策·魏策》-秦王不说。 、 《韩非子·内诸说上》-宣王说之。 、 《韩非子·五蠹》-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