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26 22:15: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6 22:15:13
“异曲同工”这个成语源自《文心雕龙·杂文》,字面意思是不同的曲调达到了相同的效果。基本含义是指不同的方法或手段达到了相同的目的或效果,强调多样性和效率。
在文学中,“异曲同工”常用来形容不同的文学作品或艺术表现手法虽然形式不同,但都能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以用来形容不同的人或团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了同一个问题。在专业领域,如工程或设计,它可以用来描述不同的设计方案或工程方法达到了相同的功能或效果。
同义词:殊途同归、异途同归 反义词:南辕北辙、背道而驰
同义词“殊途同归”强调的是不同的路径最终达到相同的目的地,与“异曲同工”相似,但更侧重于路径的不同。反义词则强调方法或方向的完全相反,导致结果也截然不同。
“异曲同工”最初用于音乐领域,后来扩展到文学、艺术等多个领域,逐渐成为形容不同方法达到相同效果的通用成语。
在中国文化中,这个成语强调了方法的多样性和结果的一致性,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和谐与效率的重视。
这个词汇给人以积极、创新的联想,它鼓励人们探索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同时也强调了团队合作和多样性的重要性。
在项目管理中,我曾遇到过团队成员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案,虽然方法各异,但最终都成功地完成了项目目标,这让我深刻体会到“异曲同工”的实际应用。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异曲同工,心心相印。”
结合音乐,可以想象不同的乐器演奏同一首曲子,虽然音色各异,但和谐共鸣,形成美妙的音乐。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有“Different strokes for different folks”,虽然不完全等同,但也表达了方法多样性的概念。
“异曲同工”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启发我在解决问题时考虑多种方法,增强了我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子云相如,同工异曲。
至诚虽是个小弟弟,又是个“书朋友,他的观察力和记忆力却骎骎乎与大哥~。
西汉时期有名文学家司马相如和扬雄都是以词赋见长,司马相如是汉景帝时期的人,作品有《子虚赋》《上林赋》,辞藻华丽;扬雄是汉成帝时人,作品有《甘泉赋》《河东赋》,主张修政。唐朝文学家韩愈评价说“子云相如,同工异曲。”
1.
【异】
(会意。“異”,甲骨文字形,象个有手、脚、头的人形。从廾(gǒng)从畀(bì)。畀,予也。本义:奇特;奇异;奇怪)。
同本义。
【引证】
《玉篇》-异,怪也。 、 《广韵》-异,奇也。 、 《列子·杨朱》-何以异哉。 、 左思《魏都赋》-异乎交益之士。 、 《战国策·赵策》-妇人异甚。 、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产异蛇。 、 唐·柳宗元《三戒》-觉无异能。 、 宋·王安石《伤仲永》-父异焉。
【组词】
异疾、 异形
2.
【曲】
乐曲,歌曲。
【引证】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诗-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 、 、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五更转曲。
【组词】
聂耳作曲,田汉作词;编曲
一种韵文形式,盛行于元代,又称元曲。
【引证】
清·侯方域《壮悔堂文集》-不复能终曲。
3. 【同】 ——见“胡同”hútòng。
4.
【工】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工具形。“工”、“巨”(矩)古同字,有“规矩”,即持有工具。本义:工匠的曲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工,巧饰也,象人有规榘也。 、 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许君谓工象人有规榘,说颇难通,以巧饰训工,殆非朔义。以愚观之,工盖器物之名也。知者:《工部》巨下云:“规巨也,从工,象手持之。”按:工为器物,故人能以手持之,若工第为巧饰,安能手持乎…以字形考之,工象曲尺之形,盖即曲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