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6:27: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6:27:35
才貌兼全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既有才华又有美貌。这个词汇强调一个人在智力和外貌两方面都很出色,是一个褒义词。
在文学作品中,才貌兼全 常用来形容女主角或重要角色,强调其完美无缺。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用来赞美某人,尤其是在社交场合或对年轻人的评价中。在专业领域,如人力资源管理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因为更注重专业技能而非外貌。
才貌兼全 这个成语源自**古代对完美人格的追求,强调内外兼修。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逐渐普及,成为赞美他人的常用语。
在传统文化中,才貌兼全** 是对一个人高度赞美的评价,反映了社会对完美人格的向往。在现代社会,这个词汇仍然被广泛使用,尤其是在强调个人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中。
这个词汇给人以积极、正面的情感反应,联想到完美、理想的形象。在表达中,使用这个词汇可以增强语气的赞美和肯定。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用才貌兼全 来形容一位既是学霸又是校花的朋友,她不仅学业成绩优异,而且外貌出众,深受大家喜爱。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才情如星辰,貌美似月华, 兼全之姿,世间难寻。
想象一位优雅的女士,在音乐的伴奏下缓缓走来,她的气质和外貌都令人印象深刻,这种场景与才貌兼全 的意象相契合。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beauty and brains",强调外貌和智力的结合。
才貌兼全 是一个富有文化内涵的词汇,它不仅赞美了个人的外在美,也肯定了其内在的才华。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使用这个词汇可以增强语言的丰富性和表达的深度。
这是太太过谦,家相公曾对妾身说,大相公是~的,不知曾对了亲么?
1.
【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一横表示土地,下面象草木的茎(嫩芽)刚刚出土,其枝叶尚未出土的样子。本义:草木初生)。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才,草木之初也。
2.
【貌】
(形声。从豹省,皃(mào)声。本作“皃”,从“人白”,象人面形。儿,古文“人”字。本义:面容,相貌,容貌)。
同本义(外在的仪表,生就的形象)。
【引证】
《说文》。按,面之神气曰颂,面之形状曰皃。-皃,颂仪也。 、 《国语·晋语》-夫皃情之华也。 、 《论语》。皇疏:“动容谓之皃。”-貌思恭。 、 唐·李朝威《柳毅传》-貌耸神溢。 、 《庄子·养生主》-人之貌有与也。 、 《庄子·德充符》-子产蹴然改容更貌。 、 明·魏禧《大铁椎传》-貌甚寝。
【组词】
貌团团、 貌侵、 貌妍、 貌寝、 貌状、 貌容、 貌色、 貌肖
3.
【兼】
(会意。小篆字形,从又(手),从秝(lì)。字形象一手持两棵庄稼。本义:一手执两禾。引申为同时进行几桩事情或占有几样东西)。
同时具有或涉及几种事务或若干方面。
【引证】
《说文》-兼,并也。 、 《仪礼·聘礼》。注:“犹两也。”-兼执之,以进。 、 《仪礼·士昏礼》。注:“六豆共巾也。”-兼巾之。 、 《仪礼·乡射礼》。注:“并矢于弣。”-兼诸弣。 、 《孟子·告子上》-不可得兼。 、 宋·文天祥《 后序》-丞相兼枢密使。 、 明·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兼百花之长。 、 蔡元培《图画》-兼筑雕刻。
【组词】
兼祧、 兼资、 兼署、 兼味
4.
【全】
(一作仝。会意。篆文从入,从王(玉)。盖谓交纳的玉完整无缺。本义:纯色玉)。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全,完也。 、 《周礼·考工记·王人》-天子用全,上公用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