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3:38: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3:38:15
词汇“叶散冰离”是一个汉语成语,由四个字组成,每个字都有其独特的意义,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富有诗意和象征意义的表达。
“叶散冰离”字面意思是指树叶散落,冰块分离。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事物或关系的破裂、分散或结束,尤其是在比喻人际关系或事物的终结时。
“叶散冰离”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古代**人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感悟。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文学和口语表达中,逐渐形成了固定的意义和用法。
在文化中,秋天常常被赋予离别和结束的象征意义,因此“叶散冰离”这个成语也带有浓厚的文化色彩。它反映了人对季节变化和人生变迁的深刻感悟。
这个成语给人以哀伤和无奈的情感反应,联想到的是自然界的无常和人生的变迁。它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人和事,因为一切都有可能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改变。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用这个成语来形容一段长期友谊的结束,那种感觉就像是秋天的树叶随风飘散,无法挽回。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叶散冰离秋意浓,岁月无情梦已空。”
想象一片秋天的森林,树叶缓缓飘落,伴随着萧瑟的风声,这种场景和声音会让人联想到“叶散冰离”的意境。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falling leaves”或“breaking apart”,但它们没有“叶散冰离”这种富有诗意的表达方式。
“叶散冰离”这个成语不仅富有诗意,而且深刻地反映了人生的无常和变迁。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能够帮助我更准确和生动地表达复杂的情感和思想。
1.
【叶】
古邑名。在今河南省叶县南。春秋时属楚领地。汉置县。
【组词】
叶县凫
2.
【散】
(本义:分散)。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散,杂肉也。 、 《后汉书·华陀传》-漆叶青黏散。谓药,石为屑杂和也。 、 《庄子·人间世》。注:“不在可用之数曰散木。”-散木也。 、 汉·贾谊《过秦论》-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 、 宋·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
【组词】
乌云散了;四散、 散盘、 散走、 散佚、 散没、 散众、 散亡、 散叛、 散流、 散涣
3.
【冰】
(会意。从仌,从水。金文作“仌”。金文字形表示水凝成冰后,体积增大,表面上涨(上拱)形。《说文》:“冻也,象水凝之形”。小篆繁化,增加“水”变成。从“仌”从“水”的会意字,于是“仌”就专用作部首。本义:水冻结而成的固体)。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冰,水坚也。 、 《易·坤》-履霜坚冰至。 、 《诗·邶风·匏有苦叶》-迨冰未泮。 、 《汉书·五行志》-冰者,阴之盛而水滞者也。 、 《荀子·劝学》-冰,水为之。 、 《管子·五行》-冰解而冻释。 、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公徒释甲,执冰而踞。
【组词】
冰扳、 冰麝、 冰清水冷、 冰前刮雪、 冰玉自信、 冰轮
4.
【离】
(形声。从隹(zhuī),表示与鸟类有关,离声。“离”是“鹂”的本字,因而声符亦兼表字义。本义:鸟名。即黄鹂,也称仓庚,鸣声清脆动听)。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离,离黄仓庚也。 、 《易·说卦》-離为雉、九家,離为鸟,为飞、为鹤、为黄。 、 《颜氏家训》-离则配禹。 、 《诗·邶风·旌丘》-流離之子。 、 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