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9:54: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9:54:52
失措:指因慌乱、惊讶或不知所措而行为失常,无法正常应对或处理事情。字面意思是指失去了应对的方法或策略。
失措一词源于汉语,由“失”和“措”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失”表示失去,“措”表示措施或方法。随着语言的发展,这个词逐渐被用来形容人在紧急情况下的无助状态。
在东方文化中,失措往往被视为一种负面情绪反应,强调在困难面前应保持冷静和理智。在西方文化中,虽然也强调冷静,但有时也会欣赏那些在压力下表现出真实情感的人。
失措这个词给人一种紧张和不安的感觉。它让我联想到那些在紧急情况下无法做出正确决策的场景,如灾难电影中的混乱场面。
在我个人的经历中,有一次在公共演讲时,我因为紧张而失措,忘记了准备好的内容,这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失措的感觉。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在生活的风暴中,我失措如落叶,随风飘摇,寻找着安稳的港湾。”
失措这个词让我联想到混乱的画面,如人群在紧急情况下的奔跑,以及紧张的音乐,如电影中紧张情节的背景音乐。
在英语中,失措可以对应为“at a loss”或“flustered”,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传达了在困难面前不知所措的状态。
失措是一个描述人在紧急或意外情况下无法正常应对的词汇。它在文学、口语和专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了解这个词的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我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更准确地描述人的心理状态和行为反应。
1.
【失】
(形声。从手,乙声。表示从手中丢失。小篆字形。本义:失掉;丢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在手而逸去为失。”-失,纵也。 、 《易·晋》-失得勿恤。 、 《礼记·礼运》。注:“犹去也。”-故人情不失。 、 《礼记·表记》。注:“失其容止之节也。”-君子不失足于人。 、 《周礼·师氏》。注:“失,失礼者也。”-掌国中失之事。 、 魏泰《东轩笔录》-塞翁失马,今未足悲。 、 《孟子·公孙丑下》-失道者寡助。 、 《资治通鉴》-累官故不失州郡也。 、 《孟子·告子上》-此之谓失其本心。
【组词】
失状、 失脱、 失国、 失鉴、 失瞻、 失翁马、 失民、 失本、 失正、 失名、 失合、 失偶、 失鹿、 失道、 失众、 失柄
2.
【措】
(形声。从手,昔声。本义:放置,安放)。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措,置也。 、 《论语·子路》-则民无所措手足。 、 《礼记·中庸》。疏:“学不至于能,不措置休废也。”-学之弗能,弗措也。 、 《汉书·文帝纪》。师古曰:“措,置也。民不犯法,无所刑也。”-几致刑措。
【组词】
措置、 措身、 措手、 措手不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