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6:54: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6:54:14
失挫:这个词通常指的是遭遇失败或挫折,感到失望或沮丧。它强调了在追求目标或期望时遇到的障碍或失败。
失挫这个词源于汉语,由“失”和“挫”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失”意味着失去或错过,“挫”则意味着打击或挫折。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个字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现代汉语中的“失挫”。
在**文化中,面对失挫时保持坚韧和乐观的态度被视为一种美德。许多古代和现代的故事和谚语都强调了在逆境中坚持的重要性。
失挫这个词往往带有一种负面的情感色彩,让人联想到困难和挑战。然而,它也可以激发人们反思和成长,促使个体变得更加坚强和成熟。
在我的生活中,失挫常常出现在学*和工作中。例如,当我在一次重要的考试中表现不佳时,我感到非常失挫。但这种经历也让我学会了如何更好地准备和应对挑战。
诗歌:
在漫长的旅途中,我遭遇了失挫,
但心中的火焰,从未熄灭。
每一次跌倒,都是成长的契机,
在风雨中,我学会了坚强。
视觉联想:失挫可能让人联想到阴沉的天空、破碎的玻璃或折断的树枝,这些都是象征性的视觉元素,代表了失败和挫折。
听觉联想:失挫可能伴随着沉重的叹息、悲伤的音乐或失望的对话,这些声音都能增强失挫的情感氛围。
在英语中,与“失挫”相对应的词汇可能是“setback”或“failure”。这些词汇在不同文化中都有类似的含义,但具体的情感和文化联想可能有所不同。
失挫是一个多维度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失败和挫折,还反映了人们在面对困难时的情感和心理状态。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失挫”这个词帮助我更好地表达和理解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通过深入分析和应用,我认识到失挫不仅是负面的经历,也是成长和学的机会。
1.
【失】
(形声。从手,乙声。表示从手中丢失。小篆字形。本义:失掉;丢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在手而逸去为失。”-失,纵也。 、 《易·晋》-失得勿恤。 、 《礼记·礼运》。注:“犹去也。”-故人情不失。 、 《礼记·表记》。注:“失其容止之节也。”-君子不失足于人。 、 《周礼·师氏》。注:“失,失礼者也。”-掌国中失之事。 、 魏泰《东轩笔录》-塞翁失马,今未足悲。 、 《孟子·公孙丑下》-失道者寡助。 、 《资治通鉴》-累官故不失州郡也。 、 《孟子·告子上》-此之谓失其本心。
【组词】
失状、 失脱、 失国、 失鉴、 失瞻、 失翁马、 失民、 失本、 失正、 失名、 失合、 失偶、 失鹿、 失道、 失众、 失柄
2.
【挫】
(形声。从手,坐声。本义:折断;摧折)。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挫,摧也。 、 《老子》-或挫或隳。 、 《国语·吴语》。注:“毁折也。”-而未尝有所挫也。
【组词】
挫折、 挫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