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4:47: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4:47:32
如临大敌 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如同面对强大的敌人”,通常用来形容对待某事或某人时态度非常严肃、紧张,好像面对一个强大的对手一样。
在文学作品中,如临大敌常用来描绘人物的心理状态,增强紧张气氛。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用来形容某人对某事的过度反应或小题大做。在专业领域,如军事或体育,这个词汇可能用来形容准备阶段的严肃性和紧张感。
同义词:严阵以待、如履*冰、小心翼翼
反义词:泰然处之、从容不迫
如临大敌这个词汇源自古代战争的语境,当时军队面对强大的敌人时,会表现出极高的警惕和准备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需要高度警惕和准备的场合。
在文化中,如临大敌常用来形容对待重要的态度,强调严肃性和紧张感。在社会背景中,这个词汇可能用来形容人们对变化或挑战的反应。
如临大敌这个词汇给人带来紧张和严肃的情感反应,联想可能包括战争、竞争、考试等需要高度集中和准备的场合。
在个人生活中,如临大敌可能用来形容对待重要考试或面试的态度,或者形容对待家庭重要**的严肃态度。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如临大敌的夜,星辰也凝重,每一颗心,都紧绷如弦。”
视觉上,如临大敌可能让人联想到紧张的面部表情、紧握的拳头或紧绷的身体。听觉上,可能联想到紧张的呼吸声、心跳加速的声音或战鼓的敲击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like facing a formidable enemy”或“on edge”,但这些表达没有如临大敌这个词汇所蕴含的紧张和严肃的情感色彩。
如临大敌这个词汇在描述紧张和严肃的情境时非常有用,能够准确传达出对待某事的高度警惕和准备状态。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词汇能够增强表达的准确性和丰富性。
到了抚院,又碰了止辕,衙门里扎了许多兵,如临大敌。
唐朝末年,黄巢率军起义,攻占了京城长安,唐僖宗仓惶出逃,任命进士出身的郑畋为凤翔节度使,让他坚守凤翔。郑畋到凤翔修造战车、扩充军队、加固城墙,把自己的家产分给士兵,军队日夜都如临大敌,打败尚让率领的5万大军
他们全副武装地散开,~。
1.
【如】
(会意。从女,从口。本义:遵从,依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此字疑从女,若省声。女子从人者也。-如,从随也。 、 《左传·宣公十二年》。杜预注:“如,从也。”-有律以如己也。 、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 、 《柳宗元《三戒》-犬皆如人意。
【组词】
如命、 如志、 如令
2.
【临】
哭(很多人哭,或聚众哭,为丧事而悲痛哭泣)。
【引证】
《集韵》-临,哭也。 、 《左传·宣公十二年》-国人大临,守陴者皆哭。 、 《史记·高祖本纪》-遂为义帝发丧,临三日。 、 《汉书·文帝纪》-遗昭曰,无发民哭临宫殿中
3.
【大】
“大夫”、“大王”。
世代。 同: 代
【引证】
《敦煌变文集·李陵变文》-陵家历大为军将,世世从军为国征。
4.
【敌】
(形声。从攴(pū),啇(dí)声。本义:匹敌;对等)。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敌,仇也。 、 《尔雅》-敌,匹也。 、 《战国策·秦策》。注:“强弱等也。”-四国之兵敌。 、 《国语·楚语》-且夫自敌以下。 、 《国语·周语》-敌国宾至。 、 《孙子·谋攻》-敌则能战之。
【组词】
试看天下谁能敌;敌体、 敌礼、 匹敌、 势均力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