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53: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53:25
词汇“正真”在中文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它可能是“真正”的误写或者是某个特定方言中的词汇。为了进行深入学*和分析,我们将假设“正真”是“真正”的误写,并基于“真正”进行分析。
“真正”的字面意思是指确实的、真实的、非虚假的。它强调事物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在不同语境下,“真正”可以用来强调事物的真实性、价值或品质。
“真正”由“真”和“正”两个字组成,“真”表示真实、非虚假,“正”表示正确、不偏斜。在古代汉语中,“真”和“正”都有强调真实性和正确性的含义,组合在一起进一步加强了这种含义。
在文化中,“真正”强调的是事物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这与人重视诚信和真实的价值观相符。
“真正”这个词给人一种稳定和可靠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真实、诚信和可信赖的品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使用“真正”来确认或强调某事的真实性,比如在购买商品时确认其是否为正品。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真正”来强调情感的真实性:
在爱的世界里, 唯有真正的心, 才能触碰真正的灵魂。
“真正”这个词可能让人联想到清晰、真实的图像,如一张未经修饰的照片,或者是纯净、真实的声音,如自然界的声音。
在英语中,“真正”可以对应为“genuine”或“real”,它们在强调事物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方面有相似的含义。
“真正”这个词在强调事物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方面非常重要,它在不同的语境和文化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了解和正确使用“真正”有助于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1.
【正】
(指事。甲骨文字形,上面的符号表示方向、目标,下面是足(止),意思是向这个方位或目标不偏不斜地走去。本义:不偏斜,平正)。
同本义。
【引证】
《论语·乡党》-席不正不坐。 、 《吕氏春秋·君守》。注:“正,直也。”-有绳不以正。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稍稍正坐。 、 清·姚鼐《登泰山记》-泰山正南。 、 清·龚自珍《病梅馆记》-正则无景。 、
【组词】
正门;正厅;正殿;正宫;正所儿、 正阳、 正锋、 正院、 正分、 正胁、 正位、 正东;正上方;正前方;正南;正交;正情
2.
【真】
(会意。小篆字形,从华(huà),从目,从乚(yǐn),从八。《说文》:“仙人变形而登天也。”匕,变化。目,眼睛。乚,隐藏。八,乘载的工具。本义:道家称存养本性或修真得道的人为真人)。
同本义。旧时所谓仙人。
【引证】
《说文》。按:六经无真字-真,仙人变形而登天也。 、 《庄子·列御寇》-夫免乎外内之刑者,唯真人能之。 、 《列子·天瑞》。注:“太虚之域。”-归其真宅。 、 《庄子·大宗师》-而已反其真,而我犹为人猗。
【组词】
真人府、 真仙、 真君、 真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