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1:31: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1:31:58
“如丧考妣”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如同失去了父母”,比喻非常悲痛或极度悲伤,仿佛失去了最亲的人。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人的悲伤程度极深,达到了无法自拔的地步。
在文学作品中,“如丧考妣”常用来描绘主人公在遭遇重大打击或失去重要人物时的情感状态。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被用来夸张地描述某人的悲伤或失落感。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文学批评中,这个成语可能被用来分析人物的情感深度和心理状态。
“如丧考妣”这个成语源自《左传·僖公二十五年》:“如丧考妣,三年之丧也。”原指古代的丧礼制度,后逐渐演变为形容极度悲伤的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孝道是非常重要的价值观,因此“如丧考妣”这个成语强调了失去父母所带来的极度悲伤,反映了孝道文化的影响。
这个成语给人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深沉的悲伤和痛苦。联想上,可能会想到失去亲人时的那种无法言说的痛楚和孤独。
在个人生活中,如果遇到亲人去世或重大打击,可能会使用这个成语来表达自己的悲伤和无助。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夜深人静时,心如丧考妣,月光下,泪痕依旧。”
视觉上,可能会联想到悲伤的电影场景,如一个人独自坐在黑暗中哭泣。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悲伤的音乐,如哀伤的小提琴曲。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like losing one's parents”或“as if one's world has ended”,但这些表达没有“如丧考妣”这个成语所蕴含的文化和情感深度。
“如丧考妣”这个成语深刻地表达了极度的悲伤和痛苦,它不仅是一个语言工具,也是文化和情感的载体。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成语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情感表达力。
二十有八载,帝乃殂落,百姓如丧考妣。
上帝啊!教我三魂七魄飞天外。真个是~,昏迷苫块。
战国时期,鲁国人蒙丘向老师孟子请教舜做天子时,他的父亲也面北朝见他,尧也率诸侯朝见他,这是否违背礼法?孟子说事实上尧是在年老后才将帝位让给舜的,尧死时,老百姓如丧考妣,舜率百姓服丧三年,停止娱乐
1.
【如】
(会意。从女,从口。本义:遵从,依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此字疑从女,若省声。女子从人者也。-如,从随也。 、 《左传·宣公十二年》。杜预注:“如,从也。”-有律以如己也。 、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 、 《柳宗元《三戒》-犬皆如人意。
【组词】
如命、 如志、 如令
2.
【丧】
(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哭’,下面是“亡”。表示哭已死去的人。本义:丧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喪,亡也。 、 《易·坤》。马注:“失也。”-东北丧朋。 、 《诗·大雅·皇矣》-受禄无丧。 、 《礼记·檀弓》-问丧无夫子乎。又,丧人无以为宝。 、 《国语·周语》-宣王既丧南国之师。 、 《孟子·告子上》-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 《韩非子·五蠹》-偃王行仁义而丧其国。
【组词】
丧明、 丧检、 丧履、 丧精、 丧心、 丧志、 丧律、 丧师、 丧师辱国、 丧资
3.
【考】
(形声。从老省,丂(kǎo)声。按甲骨文、金文均象偻背老人扶杖而行之状,与老同义。本义:老,年纪大)同本义。
【引证】
《说文》-考,老也。 、 《新唐书》-富贵寿考。
【组词】
考寿、 考终、 考终年
去世的父亲。
【引证】
《尔雅》-父为考。 、 《苍颉篇》-考妣延年。 、 《易·蛊》-有子考无咎。 、 《书·酒诰》-奔走事厥考厥长。 、 《礼记·曲礼》-生曰父,死曰考。 、 《礼记·祭法》-考庙、王考庙、皇考庙、显考庙、祖考庙。 、 《书·洪范》。按,考者,有子孙为后之称。-五曰考终命。 、 《楚辞·离骚》-朕皇考曰伯庸。
【组词】
考妣
4.
【妣】
(形声。从女,比声。本义:母亲)。
母亲的通称。
【引证】
《尔雅·释亲》。疏:“妣,媲也,媲匹于父。”-母为妣。 、 《易·小过》-遇其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