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25: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25:25
正确 这个词的字面意思是指符合事实、真理或标准,没有错误。它通常用来描述某个行为、判断、答案或观点是准确无误的。
在不同的语境中,“正确”的使用方式有所不同: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强调的侧重点不同,例如“准确”更侧重于精确度,“恰当”则侧重于合适性。
“正确”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字面组合“正”和“确”分别表示“直”和“确实”,合起来即表示“直且确实”,引申为“无误”。
在许多文化中,“正确”常常与道德、法律和传统联系在一起,被视为行为和决策的基准。
“正确”这个词通常带有一种肯定和积极的情感反应,它让人联想到成功、认可和正确性。
在学习和工作中,我经常需要判断信息的正确性,确保我的理解和行动是基于正确的信息。
在诗歌中,“正确”可以用来形容时间的流逝,如:“岁月如梭,唯有真理永存,正确的选择铸就辉煌。”
视觉上,“正确”可能让人联想到清晰的标记或指示;听觉上,它可能与肯定的语气或正确的音调相关联。
在不同语言中,“正确”的对应词汇可能有所不同,但其核心意义——无误和准确——是普遍的。
“正确”是一个基础且重要的词汇,它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帮助我们传达准确无误的信息和观点。通过深入理解“正确”的各个方面,我们可以更有效地使用它,并在不同语境中恰当地应用。
1.
【正】
(指事。甲骨文字形,上面的符号表示方向、目标,下面是足(止),意思是向这个方位或目标不偏不斜地走去。本义:不偏斜,平正)。
同本义。
【引证】
《论语·乡党》-席不正不坐。 、 《吕氏春秋·君守》。注:“正,直也。”-有绳不以正。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稍稍正坐。 、 清·姚鼐《登泰山记》-泰山正南。 、 清·龚自珍《病梅馆记》-正则无景。 、
【组词】
正门;正厅;正殿;正宫;正所儿、 正阳、 正锋、 正院、 正分、 正胁、 正位、 正东;正上方;正前方;正南;正交;正情
2.
【确】
(形声。左形,右声。本作“碻”、“塙”。本义:坚固)。
同本义。
【引证】
《庄子·应帝王》-确乎能其事者而已矣。 、 《易·乾卦》-確乎其不可拔。 、 《易·系辞下》-夫乾確然,示人易矣。 、 《易·乾》-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拔,潜龙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