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7:19: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7:19:30
*厚往来**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给予的多,接受的少”。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慷慨大方,乐于助人,不求回报。它强调的是一种无私和奉献的精神。
在文学作品中,*厚往来** 常用来赞美那些默默奉献、不求名利的人。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用这个成语来描述一个朋友或亲人的慷慨行为。在专业领域,如慈善或志愿服务,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描述那些无私奉献的志愿者或捐赠者。
同义词:慷慨解囊、乐善好施、无私奉献 反义词:锱铢必较、吝啬小气、自私自利
*厚往来** 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体现了中华文化中对慷慨和无私的推崇。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大,成为描述人们高尚品质的常用词汇。
在传统文化中,厚往*来** 被视为一种美德。它与儒家思想中的“仁爱”和“礼”相契合,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和关爱。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仍然被广泛使用,尤其是在强调社会责任和公益活动的语境中。
*厚往来** 这个成语给我带来积极的情感反应,它让我联想到那些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人。这种精神激励我在生活中也尝试去帮助他人,不求回报。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位邻居,他总是无私地帮助社区的老人和孩子,不求任何回报。他的行为让我深刻理解了*厚往来** 的真正含义,并激励我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也去帮助他人。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厚往*来心自宽, 无私奉献乐无边。 人间真情暖如春, 美德传承代代传。
*厚往来** 这个成语让我联想到温暖的阳光和和煦的春风,以及那些在社区中默默奉献的人们。在视觉上,我可能会想象一幅画面,画面中的人们在帮助他人,脸上洋溢着满足和幸福的笑容。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give more than you take" 或 "generous without expecting anything in return"。这些表达都强调了无私和慷慨的精神,与*厚往来** 有相似的含义。
*厚往来* 这个成语不仅是一个词汇,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价值观的体现。它提醒我们在生活中要乐于助人,不求回报。通过学和理解这个成语,我更加明白了无私奉献的重要性,并希望能在自己的生活中实践这种精神。
厚往,谓诸侯还国,王者以其材贿厚重往报之。薄来,谓诸侯贡献使轻薄而来。如此,则诸侯归服。
不利其土地,不劳其人民,~,羁縻而已。
1.
【厚】
(会意。从厂(hǎn),表示与山石有关。本义:地壳厚。与“薄”相对)。
同本义。
【引证】
《诗·小雅·正月》-谓地盖厚。 、 《礼记·乐记》。注:“深厚,山川也。”-穷高极远而测深厚。 、 《左传·隐公元年》-厚将崩。 、 《素问·王常政大论》-见于厚土。
【组词】
厚土、 厚地、 厚坤、 厚厚
2.
【往】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止,从土。意为从这个地方走向目的地。本义:去,到…去)。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往,之也。 、 《礼记·玉藻》-大夫有所往。 、 《易·咸》-憧憧往来。 、 《国语·晋语》-吾言既往矣。 、 《庄子·逍遥游》-往而不返。 、 《庄子·天道》-往见老聃。 、 《列子·汤问》-跳往助之。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随其往。 、 、 清·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子何恃而往。
【组词】
前往、 往造、 往教、 往旋、 往蹇来连、 往人、 往至、 往程、 往夫
3. 【薄】
4.
【来】
慰劳。
【引证】
《说文》-勑,劳也。从力,來声。字亦作俫。 、 《诗·郑风·女曰鸡鸣》。高亨注:“来,借为勑。”-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 、 《汉书·平当传》-劳俫有意者。 、 《孟子·滕文公上》-劳之来之,匡之直之,辅之翼之。 、 《诗·魏风·硕鼠》-莫我肯勑。 、 《韩非子·王道》-贤者勑其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