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53: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53:19
“喜上眉梢”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喜悦之情表现在眉毛的末梢,形容人非常高兴,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描述人在听到好消息或遇到喜事时,脸上自然而然流露出的喜悦表情。
在文学作品中,“喜上眉梢”常用来描绘人物的心理状态,增强情感的表达。在口语交流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自己或他人在特定情境下的喜悦心情。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人际交往中,这个词汇可以用来分析人的情绪反应。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表达喜悦的方式和程度不同,而反义词则完全表达了相反的情绪状态。
“喜上眉梢”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汉语中对于面部表情和情绪之间关系的深刻理解。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在现代汉语中仍然被广泛使用,保持了其原始的意义和用法。
在文化中,面部表情被认为是内心情感的直接反映。因此,“喜上眉梢”这个成语在社会中具有深厚的文化基础,被广泛用于各种文学和日常交流中。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积极的,它让我联想到温馨、欢乐的场景。在表达时,它可以帮助我更生动地描述喜悦的情绪。
在我的生活中,每当家人或朋友分享好消息时,我常常会用“喜上眉梢”来形容他们的表情,这使得我们的交流更加生动和有趣。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春风拂面,喜上眉梢,花开满园,笑语盈盈。”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张笑脸,眉毛微微上扬,眼睛闪烁着喜悦的光芒。听觉上,可以联想到欢快的音乐或笑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beaming with joy”或“grinning from ear to ear”,它们都传达了类似的喜悦情绪。
“喜上眉梢”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汉语词汇,也让我更好地理解和表达喜悦的情绪。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能够帮助我更准确地传达情感。
思索良久,得了主意,不觉喜上眉梢。
人们一见船影,都~。
1.
【喜】
(会意。甲骨文上面是“鼓”本字,下面是“口”。“鼓”表示欢乐,“口”是发出欢声。本义:快乐;高兴)。
同本义(乐之见于谈笑曰喜。喜,形于色)。
【引证】
《说文》-喜,乐也。 、 《礼记·檀弓》-人喜则斯陶。 、 《素问·五远行大论》-其志为喜。 、 《诗·小雅·菁菁》-既见君子,我心则喜。 、 《史记·陈涉世家》-陈胜、吴广喜,念鬼。 、 三国魏·邯郸淳《笑林》-嘿然大喜。 、 唐·柳宗元《三戒》-虎因喜。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不以物喜。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三保亦自喜。 、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喜容原好,愁容也好,蓦地间怒容越好。
【组词】
喜洽、 喜之不尽、 喜匆匆、 喜欢不杀、 喜上眉梢
2. 【上】 用在名词后,表示在物体的表面。 用在名词后,表示在某种事物的范围以内。
3.
【眉】
(象形。甲骨文,小篆字形。象目上毛形。本义:眉毛)。
眼上方的弓或嵴,亦指生长在这条嵴上的眉毛。
【引证】
《说文》-眉,目上毛也。 、 《诗·卫风·硕人》-螓首蛾眉。 、 元稹《遗悲怀》-报答平生未展眉。
【组词】
眉心、 眉间广尺、 眉泉、 眉寸、 眉下添眉、 眉弓、 眉尖、 眉柳、 眉脚
4.
【梢】
(形声。从木,肖声。本义:树木的末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梢,梢木也。 、 《尔雅》。注:“谓木无枝柯,梢擢长而杀者。”-梢,梢擢。 、 白居易《有木诗》-开花寄树梢。 、 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高者挂罥长林梢。
【组词】
树梢;枝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