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5:42: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5:42:35
“拜相封侯”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拜为宰相,封为侯爵”。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达到了极高的政治地位,通常是指在古代中国朝廷中被任命为宰相(相当于现代的总理),并被封为侯爵(一种贵族爵位)。
在文学作品中,“拜相封侯”常用来描绘主人公的政治成就或预示其未来的辉煌。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用来赞扬某人的成功或预测其未来的成功。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或政治学,这个成语可能用来讨论古代中国的政治结构和官职体系。
同义词:登峰造极、高居庙堂、位极人臣
反义词:落魄江湖、流离失所、一介布衣
“拜相封侯”源自中国古代的官制和爵位制度。在古代中国,宰相是朝廷中最高的行政官员,而侯爵则是贵族爵位中的一种。这个成语反映了古代社会对政治地位和荣誉的重视。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拜相封侯”代表了个人奋斗和才能的最高回报。它体现了古代社会对政治成就的崇拜和对贵族身份的尊重。
这个成语给人以积极向上的情感反应,联想到成功、荣誉和地位。它激励人们追求卓越,努力实现自己的抱负。
在现实生活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鼓励那些正在为事业奋斗的人,告诉他们只要努力,就有可能达到“拜相封侯”的高度。
在诗歌中,可以将“拜相封侯”融入对历史人物的赞美:
昔日少年志,今朝拜相侯。 江山多娇处,英雄竞风流。
结合古代中国的宫廷画或历史剧,可以更好地理解“拜相封侯”的视觉和听觉联想。宫廷音乐和庄严的仪式可以增强对这个成语的感受。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成语可能包括“登基为王”(英语:ascending the throne)或“成为贵族”(法语:devenir noble),它们都表达了达到高位的概念。
“拜相封侯”是一个富有历史和文化内涵的成语,它不仅描述了一个人的政治成就,也反映了古代社会的价值观。在现代,这个成语仍然具有激励人们追求卓越的意义。
他道是御酒金瓯,浅酌低讴,锦带吴钩,拜相封侯。
高阳《胡雪岩全传·萧瑟洋场》:“~,位极人臣,饮水思源,亦不能不感激曾国藩。”
1.
【拜】
(会意。从两手,从下。《说文》古文上象两手,丅为“下”的古体。《说文》引扬雄说:“拜从两手下。”表示双手作揖,或下拜。隶书将“丅”(下)并入右边的“手”之下而成为“拜”,一直沿用至今。本义:古代表示敬意的一种礼节。两手合于胸前,头低到手)。
同本义。
【引证】
《书·召诰》。传:“拜首,首至手。”-拜手,稽手。 、 《礼记·郊特性》-拜,服也。 、 《荀子·大略》-平衡曰拜。 、 宋·王傥《唐语林·雅量》-乐工等罗列上前,连拜且泣。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拜送书于庭。
2.
【相】
(会意。从目,从木。本义:察看;仔细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相,省视也。 、 《尔雅》-相,视也。 、 《书·盘庚上》-相时憸民。 、 《书·召诰》-惟太保先周公相宅。 、 《礼记·月令》-善相丘陵。 、 《诗·鄘风·相鼠》-相鼠有皮,人而无仪。 、 《论衡·订鬼》-伯乐学相马,顾玩所见,无非马者。 、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不敢复相士。 、 、 《二刻拍案惊奇》-颠倒相来,到底只是一个盖儿。
【组词】
相尸、 相女配夫、 相脚头
3.
【封】
(会意。金文字形,左边象土上长着丰茂的树木形,右边是一只手(又,后来写作“寸”),表示聚土培植。《说文》:“封,爵诸侯之土也。从之从土从寸。”郭沫若曰:“古之畿封实以树为之也。此习于今犹存。然其事之起,乃远在太古。太古之民多利用自然林木以为族与族间之畛域,西方学者所称为境界林者是也。”。李孝定曰:“封之本义当以郭说为是,许训乃后起之义。字象植树土上,以明经界。爵诸侯必有封疆,乃其引申义。”本义:疆界;田界)。
同本义。
【引证】
《周礼·春官·保章氏》-所封封域。 、 《左传·襄公三十年》-田有封洫。 、 《吕氏春秋·乐成》-使田有封洫。 、 《左传·僖公三十年》-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组词】
封内,封外、 封守、 封界,封略、 封洫、 封畔
4. 【侯】 ——“闽侯”(Mǐnhòu):中国东南部福建省的一个县,东邻福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