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05: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05:39
弃卷: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放弃阅读或处理书籍、文件等卷册。在现代汉语中,它通常指放弃学*或停止处理某项事务,尤其是在面对困难或挑战时选择逃避。
“弃卷”一词源于古代汉语,最初指放弃阅读或处理书籍。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扩展到泛指放弃任何形式的卷册或事务。在现代汉语中,它更多地被用来形容在面对困难时的逃避行为。
在**传统文化中,坚持和勤奋被视为美德。因此,“弃卷”往往带有负面含义,暗示缺乏毅力和决心。在现代社会,这一词汇仍然保留了其负面色彩,常被用来批评那些在面对挑战时选择放弃的人。
“弃卷”一词往往带有一种消极的情感反应,让人联想到逃避、失败和不负责任。它可能引发对个人意志力和决心的质疑,以及对未来可能失败的担忧。
在学生时代,我曾有一次因为压力过大而考虑弃卷,但最终在朋友和家人的鼓励下坚持了下来。这次经历让我深刻理解了“弃卷”的负面影响,并激励我在面对困难时更加坚定。
在诗歌中,“弃卷”可以被用来形容一种逃避现实的情感状态:
在书页的边缘,我弃卷而去,
逃避现实的沉重,寻找虚幻的慰藉。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人站在书架前,手中拿着一本书,却转身离开,象征着“弃卷”的行为。在音乐中,可以选择一些低沉、忧郁的旋律来表达“弃卷”所带来的情感。
在英语中,“abandon”或“give up”可以对应“弃卷”的概念,但它们更侧重于放弃或抛弃的动作,而不特指放弃阅读或处理卷册。
“弃卷”一词在汉语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色彩,它不仅描述了一种行为,还反映了人们对坚持和逃避的态度。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一词汇有助于更准确地传达情感和态度,同时也提醒我们在面对困难时要保持坚韧和决心。
1.
【弃】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个头向上的婴孩,三点表示羊水,头向上表示逆产。中间是只簸箕 ,下面是两只手。合起来表示将不吉利的逆产儿倒掉之意。小篆写法大同小异。本义:扔掉;抛弃)。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弃者,不孝子人所弃也。”-弃,捐也。 、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天之弃商也久矣。 、 王粲《七哀》-抛子弃草间。 、 苏洵《六国论》-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敌弃炮仓皇遁。 、 清·袁枚《黄生借书说》-子孙弃者。 、 清·周容《芋老人传》-弃其妇。 、 《广东军务记》-弃甲投戈。 、
2.
【卷】
膝盖弯曲。引申泛指弯曲。
【引证】
《说文》-卷,膝曲也。 、 《庄子·徐无鬼》。释文:“犹拘挛也。”-有卷娄者。 、 《庄子·逍遥游》-卷曲而不中规矩。 、 《左传·襄公三十年》-郑丰卷字子张。
【组词】
卷曲、 卷娄、 卷陲、 卷屈、 卷舒
诚恳。
【引证】
《汉书·贾捐之传》-敢昧死竭卷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