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4:02: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4:02:48
典当:指将财物交给当铺作为抵押以换取贷款的行为。在规定的期限内,借款人可以赎回抵押物,否则当铺有权出售抵押物以收回贷款及利息。
典当一词源于古代汉语,最早见于《周礼》。随着时间的推移,典当行的业务范围和操作方式有所变化,但其基本概念保持不变。
在**传统文化中,典当行是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经济困难时期,典当行提供了必要的资金支持。然而,典当也常被视为贫困和无奈的象征。
典当一词往往带有一种无奈和辛酸的情感色彩,因为它通常与经济困境和个人牺牲相关联。
在个人经历中,典当可能是一次紧急情况下的选择,如突发的医疗费用或意外的经济危机。
在诗歌中,可以将典当比喻为人生中的无奈选择:
“在生活的典当行里, 我抵押了青春的梦想, 换取了现实的温饱。”
典当一词可能让人联想到昏暗的当铺内部,老旧的木质柜台,以及老板严肃的面孔。
在不同文化中,典当的概念和操作方式有所不同。例如,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业务称为“pawnshop”。
典当是一个充满历史和文化内涵的词汇,它不仅反映了经济活动,也揭示了人性中的无奈和选择。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典当的深层含义有助于更准确地传达情感和情境。
1.
【典】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册”字,下面是大。本义:重要的文献、典籍)。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谓从册,从大,古文从古文册。-典,五帝之书也…庄都说,典,大册也。 、 《尔雅·释言》-典,经也。 、 《易·系辞》-不可为典要。 、 《左传·昭公十二年》-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 、 《左传·昭公十五年》-司晋之典籍。 、 丘迟《与陈伯之书》-不远而复,先典攸高(重贵)。 、 《后汉书·张衡传》-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组词】
药典;字典;释典、 法典;佛典;引经据典;典志、 典坟
2.
【当】
主领;典领。
【引证】
扬雄《甘泉赋》-诏招摇与太阴兮,伏钩使当兵。
抵押,用实物作抵押向当铺借钱。
【引证】
《左传·哀公八年》-以王子姑曹当之,而后止。 、 《后汉书·刘虞传》-虞所赍赏,典当胡夷。 、 唐·白居易《自咏老身示家属》-走笔还诗债,中由衣当药钱。
【组词】
当衣服;他把房子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