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0:48: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0:48:02
词汇“上典”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源自古代汉语,具有特定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以下是对该词汇的深入学*和分析:
“上典”字面意思是指高级的经典或典籍,通常指的是古代官方认可的、具有权威性的文献或书籍。
在古代**,“上典”常用于指代官方编纂的正史、法典等,如《尚书》、《春秋》等,这些书籍被视为国家治理和社会秩序的基石。在文学作品中,也可能用来形容某人的言论或著作具有极高的权威性和价值。
“上典”一词可能源自古代对官方文献的尊称,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使用范围逐渐缩小,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
在**传统文化中,官方文献和经典被赋予极高的地位,这些文献不仅是知识的载体,也是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的体现。因此,“上典”一词体现了古代社会对知识和权威的尊重。
提到“上典”,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庄重、权威和传统,它传递出一种对古代智慧和文化的敬仰之情。
在现代生活中,“上典”一词较少直接使用,但在讨论古代文献或历史研究时,可能会间接提及。
在创作诗歌或故事时,可以将“上典”用于形容某人的言论或著作具有极高的权威性和价值,例如:“他的言论,如上典般深邃,引领着时代的思潮。”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古代书卷、竹简等,传递出一种古朴、庄重的氛围。结合音乐,可以选择古琴或古筝的旋律,营造出一种古典、雅致的氛围。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上典”的词汇,但类似的观念存在于各种文化中,如西方文化中的“经典”(classics)或“权威文献”(authoritative texts)。
“上典”一词虽然不常见,但它体现了古代社会对知识和权威的尊重,对于理解*传统文化和历史具有重要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类词汇有助于丰富语言的深度和广度。
1. 【上】 用在名词后,表示在物体的表面。 用在名词后,表示在某种事物的范围以内。
2.
【典】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册”字,下面是大。本义:重要的文献、典籍)。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谓从册,从大,古文从古文册。-典,五帝之书也…庄都说,典,大册也。 、 《尔雅·释言》-典,经也。 、 《易·系辞》-不可为典要。 、 《左传·昭公十二年》-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 、 《左传·昭公十五年》-司晋之典籍。 、 丘迟《与陈伯之书》-不远而复,先典攸高(重贵)。 、 《后汉书·张衡传》-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组词】
药典;字典;释典、 法典;佛典;引经据典;典志、 典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