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0:37: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0:37:45
典型:这个词的字面意思是指具有代表性、标准性或模范性的事物或人物。在汉语中,“典型”通常用来描述那些能够充分体现一类事物特征的例子,或者是在某个领域内被广泛认可为标准或模范的个体或**。
“典型”一词源自希腊语“typos”,意为“印记”或“模型”。在古代,它指的是铸造或印刷中的模具。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扩展到了更广泛的领域,用来描述那些具有代表性或标准性的事物。
在*文化中,“典型”常常与正面形象联系在一起,如“典型人物”通常是指那些值得学和效仿的榜样。在社会宣传中,典型人物或**常常被用来传递正能量和价值观。
“典型”这个词往往带有一种正面、认可的情感色彩。它让人联想到那些值得尊敬和学*的模范,同时也可能让人想到那些被过度简化和刻板化的形象。
在教育领域,我经常使用“典型”这个词来描述那些在课堂上表现出色的学生,他们的行为和成绩可以作为其他学生的榜样。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典型”:
晨曦中的露珠,是大自然的典型, 它们静静地挂在叶尖, 映照着新生的希望和纯净的光辉。
看到“典型”这个词,我可能会联想到那些经典的电影场景或历史照片,它们代表了某个时代的典型形象。在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那些描述典型人物的纪录片或广播节目。
在英语中,“typical”与“典型”相对应,但它更多地强调“通常的”或“常见的”,而不一定带有正面的模范意义。
“典型”这个词在汉语中具有丰富的内涵,它不仅指代那些具有代表性的事物,还常常与正面形象和模范联系在一起。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理解和使用“典型”这个词,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传达思想和情感。
1.
【典】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册”字,下面是大。本义:重要的文献、典籍)。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谓从册,从大,古文从古文册。-典,五帝之书也…庄都说,典,大册也。 、 《尔雅·释言》-典,经也。 、 《易·系辞》-不可为典要。 、 《左传·昭公十二年》-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 、 《左传·昭公十五年》-司晋之典籍。 、 丘迟《与陈伯之书》-不远而复,先典攸高(重贵)。 、 《后汉书·张衡传》-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组词】
药典;字典;释典、 法典;佛典;引经据典;典志、 典坟
2.
【型】
(形声。从土,刑声。本义:铸造器物的模子。用木做的叫模,用竹做的叫范,用泥做的叫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字亦作侀-型,铸器之法也。 、 《礼记·王制》-刑者,侀也。侀者,成也。水曰准,曰法;木曰模,竹曰笵;士曰型。 、 《淮南子·修务》-夫纯钩、鱼肠之始下型。 、 谢灵运《命学士讲书》-凝土亦能型。
【组词】
纸型;剂型;砂型;造型;铸型;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