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7:06: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7:06:56
具象:这个词来源于拉丁语“concretus”,意为“一起生长”或“结合”。在现代汉语中,“具象”通常指的是具体、形象化的表现方式,与抽象相对。它强调事物的具体形态和细节,使事物更加直观和易于理解。
“具象”一词的词源可以追溯到拉丁语“concretus”,意为“一起生长”或“结合”。在英语中,对应的词汇是“concrete”,在现代汉语中,这个词被用来描述具体、形象化的表现方式。
在艺术和文化领域,具象与抽象常常被用来探讨艺术的表现形式和审美观念。具象艺术强调对现实世界的细致描绘,而抽象艺术则更注重表达艺术家的内在情感和概念。
具象这个词往往让人联想到具体、实在的事物,给人一种稳定和可靠的感觉。在表达时,使用具象的描述可以增强信息的可信度和感染力。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使用具象的描述来解释复杂的概念,比如在向朋友解释一个新的科技产品时,我会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际操作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
在诗歌中,具象的描述可以让诗句更加生动和感人。例如:
春风拂过,柳枝轻摆,具象了岁月的温柔。
具象的描述往往能激发丰富的视觉和听觉联想。例如,描述一场雨,可以通过具象的细节(如雨滴的声音、雨丝的形状)来增强听觉和视觉的感受。
在不同语言中,具象的概念都有相应的表达。例如,在英语中,“concrete”一词既可以指具体的物质(如混凝土),也可以指具体的、形象化的表现方式。
具象这个词在语言表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帮助我们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使信息更加直观和易于理解。在学习语言和进行表达时,掌握具象的运用可以增强沟通的效果和表达的深度。
1.
【具】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鼎”,下面是双手。表示双手捧着盛有食物的鼎器(餐具)。本义:准备饭食或酒席)。
同本义。泛指准备,备办。
【引证】
《说文》-具,供置也。 、 《广韵》-具,备也,办也。 、 《仪礼·士相见礼》。注:“犹办也。”-以食具告。 、 《礼记·祭统》-官备则具备。 、 《汉书·何武传》-寿为具召武帝显。 、 张衡《东京赋》-礼举仪具。 、 《孙子·谋攻》-具器械。 、 唐·孟浩然《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 、 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第二板已具。 、 清·方苞《狱中杂记》-别具本章。
【组词】
具食、 具觞、 具状、 具禀、 具覆
2.
【象】
(象形。甲骨文字形,突出其长鼻。本义:大象,一种哺乳动物)。
象科的,特别是象属(Elephas)和非洲象属(Loxodonta)的体型极大而粗重的几乎无毛的四足动物。
【引证】
《说文》-象,南越大兽,长鼻牙,三年一乳。像鼻牙四足尾 之形。 、 《山海经·南山经》-祷过之山多象。 、 《汉书·司马相如传》-穷奇象犀。 、 《汉书·张骞传》-其民乘象以战。 、 《诗·鲁颂·泮水》-元龟象齿,大赂南金。 、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象有齿以焚其身。
【组词】
象口、 象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