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34: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34:01
北半球: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地球上位于赤道以北的部分。它包括了大部分的陆地和人口,如北美洲、欧洲和亚洲的大部分地区。
文学:在文学作品中,北半球可能被用来象征寒冷、孤独或高纬度的环境,如在描述北极探险的故事中。 口语:在日常对话中,北半球可能简单地指代地球的北部地区,或者在讨论气候变化时提及。 专业领域:在地理学、气象学和天文学中,北半球是一个常用的术语,用于描述特定的地理区域和相关的气候模式。
同义词:北极地区、北大陆 反义词:南半球
词源:北半球这个词源于拉丁语“hemisphaerium boreale”,其中“boreale”意为北方的。 演变:随着地理知识的普及,北半球作为一个地理术语被广泛接受和使用。
在许多文化中,北半球被视为文明和发展的中心,因为历史上许多重要的文明和国家都位于北半球。
北半球可能让人联想到寒冷的冬季、雪景和圣诞节的氛围。对于生活在北半球的人来说,这个词可能带有家的感觉。
作为一个生活在北半球的人,我经历了一年四季的变化,从炎热的夏天到寒冷的冬天,这些季节的变化对我的生活有着直接的影响。
在诗歌中,北半球可以被用来描绘季节的循环和时间的流逝:
北半球的雪花轻轻飘落, 时间的指针在寒冷中缓缓转动, 冬日的寂静,春日的复苏, 四季的轮回,生命的歌。
视觉:北半球的图像可能包括雪覆盖的山脉、冰川和冬季的风景。 听觉:北半球的冬季可能伴随着风雪的声音和暖气机的嗡嗡声。
在不同语言中,北半球通常都有对应的词汇,如法语的“hémisphère nord”和西班牙语的“hemisferio norte”。
北半球作为一个地理术语,不仅帮助我们理解地球的结构和气候模式,还在文化和情感上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了解和使用这个词汇,对于扩展我们的地理知识和对世界的理解至关重要。
1.
【北】
方位名。与“南”相对。
【引证】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人坐立皆面明背暗,故以背为南北之北。 、 《老子》。王力按,山北为阴,山南为阳,老子的话等于说万物负背而抱南。-万物负阴而抱阳。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然则北通巫峡。 、 宋·苏轼《石钟山记》-南声函胡,北音清越。 、 《史记·项羽本纪》-沛公北向坐。 、 明·归有光《项脊轩志》-又北向。
【组词】
正北;西北;东北;北邙、 北闱(清代在顺天(今北京)的乡试称“北闱”,在江宁(今南京)的乡试称“南闱”、 北里、 北阙、 北鄙、 北雍、 北邙乡女、 北津
败逃的军队。
【引证】
《战国策·燕策一》-燕兵独追北,入至临淄。
2.
【半】
(会意。从八,从牛。“八”是分解的意思;牛大,易于分割,所以取“牛”会意。本义:一半,二分之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半,物中分也。 、 《汉书·高帝纪上》-今汉有天下太半。 、 《汉书·项籍传》-士卒食半。 、 诸葛亮《出师表》-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 唐·白居易《卖炭翁》-半匹红绡一丈绫。 、 《聊斋志异·狼三则》-身已半入,只露尻尾。
【组词】
太半、 半日;半工;半升
3.
【球】
(形声。从玉,求声。本义:美玉)。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古以为磬,亦为笏,亦为刀室饰。-球,王磬也。 、 《书·禹贡》。郑注:“美玉也。”-球琳琅珰。 、 《书·顾命》。郑注:“雍州所贡之玉色如天者。”-天球。
【组词】
球琳、 球玉、 球琲、 球府、 球琳器、 球璧、 球玉、 球音、 球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