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9:08: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9:08:50
“元服”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用于描述古代**男子成年时举行的仪式,即成年礼。在这个仪式中,男子会脱去童装,换上成人的服装,象征着从童年步入成年,开始承担社会责任和义务。
在文学作品中,“元服”常被用来描绘历史场景,特别是在描述古代贵族或士人的生活时。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历史学、人类学或文化研究的专业领域中,它是一个重要的术语。
“元服”一词源于古代**的礼仪制度,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具体的形式和意义有所变化,但核心的成年礼意义保持不变。在现代汉语中,这个词汇更多地被用于历史或文化的讨论中。
在**传统文化中,元服仪式是一个重要的社会仪式,它不仅标志着个体的成熟,也象征着家族和社会的延续。这个仪式在古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社会和文化意义。
提到“元服”,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古代的庄重仪式和传统的美德,如孝顺、忠诚和责任感。这个词汇可能会激发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怀念。
在现代社会,虽然不再有正式的元服仪式,但类似的概念如成年礼或毕业典礼,仍然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从青少年到成年的转变。
在创作一首诗或故事时,可以使用“元服”来描绘一个古代场景,或者用它来象征主角的成长和转变。
想象一下古代的元服仪式,可能会联想到庄重的音乐、华丽的服饰和严肃的仪式氛围。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成年礼仪式也存在,如日本的“成人式”,虽然具体形式和名称不同,但核心意义相似,都是标志着个体从青少年步入成年的重要仪式。
“元服”作为一个历史和文化词汇,虽然在现代生活中不常使用,但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信息,对于理解古代社会和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在学*语言和表达时,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
1.
【元】
(会意。从一,从兀。甲骨文字形。象人形。上面一横指明头的部位。上一短横是后加上去的,依汉字造字规律,顶端是一横的,其上可加一短横。本义: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当训首也。-元,始也。 、 《左传·襄公九年》-元,体之长也。 、 《仪礼·士冠礼》-始加元服。 、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狄人归其元。 、 《左传·哀公十一年》-归国子之元。 、 《孟子》-勇士不忘丧其元。 、 《礼记·曲礼》。注:“头也。”-牛曰一元大武。 、 《新唐书》-吐蕃叛换方炽,敬玄失律,审礼丧元,安可更为西方生事?
【组词】
元首
2.
【服】
车厢。
【引证】
《考工记·车人》-大车牝服二柯,有参分柯之二。 、 《周礼·山虞》-凡服耜,斩季材,以时入之。
负载;负荷。
【引证】
《墨子》-车为服重致远,乘之则安,引之则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