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6:37: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6:37:16
应税:这个词的字面意思是“应当纳税的”,指的是某些商品、服务、收入或财产根据法律规定需要缴纳一定比例的税款。
在不同的语境中,“应税”这个词的使用有所不同:
“应税”这个词源于中文,由“应”和“税”两个字组成。在古代,税收制度就已经存在,但“应税”作为一个现代词汇,更多地反映了现代税收制度的特点和要求。
在不同的文化和国家中,税收制度和应税项目有所不同,反映了各自的社会经济结构和政策导向。例如,某些国家可能对奢侈品征收更高的税,而其他国家可能对某些基本商品免税。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应税”可能带来一种负担感或责任感,因为它涉及到个人或企业必须支付的额外费用。然而,从另一个角度看,税收也是社会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资金来源。
在个人生活中,了解哪些收入或消费是应税的,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规划财务和遵守法律。例如,了解个人所得税的应税范围,可以帮助我们合理避税或合法减税。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月光下的应税商品,静静躺在橱窗里,等待着纳税人的目光。”
在英语中,“应税”可以翻译为“taxable”,在不同的英语国家中,税法和应税项目也有所不同。例如,美国的联邦所得税和州所得税制度与英国的所得税制度有所区别。
“应税”这个词在现代社会中非常重要,它不仅涉及到个人和企业的财务管理,也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和掌握这个词的含义和用法,对于理解税收制度和遵守税法具有重要意义。
1.
【应】
应和,响应。
【引证】
《国语·晋语》-龟往离散以应我。 、 《战国策·齐策》-齐王不应。 、 《吕氏春秋·顺说》-宋王无以应。 、 《韩非子·喻老》-桓侯不应。 、 《列子·汤问》-河曲智叟无以应。 、 《史记·陈涉世家》-佣者笑而应。 、 《史记·陈涉世家》-宜多应者。 、 、 汉·贾谊《过秦论》-云集响应。 、 《资治通鉴·唐纪》-应者近万人。 、 明·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金色而玉应。 、 《聊斋志异·促织》-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
【组词】
一呼百应;里应外合;应口、 应昂、 应嘴、 应响、 应机赴节、 应合、 应佛僧、 应令
受;接受。
【引证】
《南史·虞荔传》-迫切不得已,乃应命至都。
【组词】
应事、 应役、 应供、 应约
2.
【税】
(形声。从禾,兑(duì)声。本义:田赋,征收的农产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税,租也。 、 《急就篇》注-敛财曰赋,敛谷曰税,田税曰租。 、 《谷梁传·宣公十五年》-初税亩。 、 《大戴礼记·主言》-税十取一。 、 《汉书·食货志》。注:“税者,田租也。”-有税有赋。 、 《周礼·掌交》-论九税之利。 、 《汉书·刑法志》-有税有赋,税以足食,赋以足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