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6:40: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6:40:28
词汇“理董”在中文语境中并不常见,经过查询,它似乎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因此,我将基于假设的情况来分析这个词汇,假设它是一个组合词,由“理”和“董”两个字组成。
结合这两个字,假设“理董”可以理解为“管理董事”或“董事的管理职责”。
由于“理董”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其词源和演变无从考证。
在现代企业文化中,董事会的角色和职责是重要的,因此“理董”可能与公司治理、领导力等概念相关。
由于“理董”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经历中可能较少遇到。
在创作中,可以将“理董”作为一个角色,描述其在公司中的决策过程和领导风格。
由于“理董”不是一个标准词汇,跨文化比较不适用。
“理董”作为一个假设的词汇,展示了汉语中字组合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词汇的构成和潜在含义是重要的,这有助于更准确地使用和理解语言。
1.
【理】
(形声。从玉,里声。本义:加工雕琢玉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理,治玉也。顺玉之文而剖析之。 、 《韩非子·解老》-理者,成物之文也。长短大小、方圆坚脆、轻重白黑之谓理。 、 《韩非子·和氏》-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璧。” 、 《战国策·秦策三》-郑人谓玉未理者璞。
2.
【董】
(形声。从艸,重声。①本义:草名,即鼎蕫。②督察)。
监督;督察。
【引证】
《书·大禹谟》。传:“董,督也。”-董之用威。 、 《左传·文公六年》-董逋逃。 、 《左传·昭公十年》-董之以武师。 、 《后汉书·陈忠传》-出则监察而董是非。 、 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组词】
董正、 董统鹰扬、 董治、 董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