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0:46: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46:29
沟壑 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由水流冲刷或风化作用形成的深而狭窄的凹地,通常两侧有较高的边缘。沟壑在地理学上是指地表水流侵蚀形成的线状凹地,常见于黄土高原等地。
沟壑 一词源于古代汉语,由“沟”和“壑”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沟壑主要指人工挖掘的水道或自然形成的地貌特征。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逐渐扩展到比喻意义上的困难和挑战。
在**文化中,沟壑常与黄土高原的自然景观相联系,象征着坚韧和历史的沉淀。在社会背景中,沟壑也常被用来比喻人生的坎坷和不易。
沟壑给人以沧桑、沉重和坚韧的情感联想。它让人想到自然的力量和时间的无情,同时也激发人们对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
在个人的旅行经历中,我曾亲眼见到黄土高原上的沟壑,那深深的凹地和陡峭的边缘让我深刻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岁月的痕迹。
在诗歌中,沟壑可以被用来描绘时间的流逝:
岁月如刀,刻下深深的沟壑,
在山川间,在心田里,
每一道痕迹,都是过往的见证。
沟壑的视觉联想可以是黄土高原上纵横交错的深沟,听觉联想则可能是风吹过沟壑时发出的呼啸声。
在英语中,沟壑可以对应为“gully”或“ravine”,它们在描述自然地貌时与沟壑有相似的含义,但在文化和语境上可能有所不同。
沟壑作为一个词汇,不仅描述了自然地理特征,也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和情感内涵。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沟壑这一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刻地描绘自然景观和人生经历,增强语言的表达力和感染力。
1.
【沟】
(形声。从水,冓(gōu)声。本义:田间水道)。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沟,水渎,广四尺,深四尺。 、 《考工记·匠人》-九夫为井,井间广四尺、深四尺,谓之沟。 、 《周礼·遂人》-十夫有沟,沟上有畛。 、 《孟子·离娄下》-苟为无本,七八月之间雨集,沟浍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
【组词】
沟洫、 沟洫、 沟塍
2.
【壑】
(会意。本义:深谷,深沟)。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壑,沟也。 、 《尔雅·释诂》-壑,溪壑也。 、 《文选·张衡·西京赋》-陆峦超壑。 、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既窈窕以寻壑。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林壑尤美。 、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峭壑阴森。 、 、 孙文《序》-如怒涛排壑。
【组词】
壑谷、 壑口、 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