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9:32: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9:32:00
恶作剧:指有意制造的、通常带有玩笑性质的、可能给他人带来不便或困扰的行为。这种行为的目的往往是出于娱乐或引起注意,而非真正的恶意。
“恶作剧”一词源于汉语,由“恶”和“作剧”组成。在古代汉语中,“恶”指不好的、有害的,“作剧”指制造戏剧性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逐渐被用来描述任何带有负面后果的玩笑行为。
在许多文化中,恶作剧被视为一种社交互动的方式,尤其是在青少年和年轻人中。然而,它也可能引起社会争议,特别是在恶作剧导致严重后果的情况下。
恶作剧往往让人感到既有趣又尴尬。它可能引发笑声,但也可能导致尴尬或愤怒。个人对恶作剧的反应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性质和后果。
在我的童年时期,有一次朋友们在愚人节时搞了一个恶作剧,把我的书包藏了起来。虽然当时很生气,但现在回想起来觉得很有趣。
诗歌:
在午夜的钟声里,
恶作剧的精灵悄然降临,
他们轻手轻脚,
在梦境的边缘嬉戏。
恶作剧常常让人联想到欢快的音乐和滑稽的画面,如卡通中的角色互相捉弄的场景。
在不同文化中,恶作剧的表现形式和接受程度各不相同。例如,在西方文化中,万圣节的恶作剧被广泛接受,而在某些东方文化中,恶作剧可能被视为不礼貌或不成熟。
恶作剧作为一种社交行为,既有其娱乐价值,也需谨慎处理其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恶作剧的多面性有助于更准确地传达情感和意图。
僧初若不觉,凡五发中之,僧始扪中处,徐曰:‘郎君莫恶作剧。’
观其孜孜憨笑,似全无心肝者,而墙下~,其黠孰甚焉!(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婴宁》)
1.
【恶】
讨厌;憎恶。
【引证】
《荀子·天论》-天不为人之恶寒而辍冬。 、 《论语·里仁》-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诚好恶何如。 、 清·黄宗羲《原君》-好逸恶劳。 、
【组词】
甚恶、 恶忌、 恶生、 恶不去善、 恶杀、 恶紫夺朱、 恶嫌、 恶惮、 恶识、 恶上、 这人真可恶;憎恶、 深恶痛绝;恶恶
嫉妒。
【引证】
《资治通鉴》-[刘]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
2.
【作】
(会意。从人,从乍。人突然站起为作。甲骨文字形,象衣领初作的形状。本义:人起身)。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作,起也。 、 《易·离》-明两作。 、 《书·无逸》-作其即位。 、 《诗·秦风·无衣》-与子偕作。 、 《考工记》-或作而行之。 、 《周礼·士师》-凡作民。 、 《仪礼·特牲礼》-三献作止爵。 、 《礼记·礼运》-后圣有作。 、 《左传·襄公二十三年》-而后作焉。 、 《论语·先进》-舍瑟而作。 、 《礼记·少仪》-客作而辞。 、 宋·苏轼《画佛赞》-如日出时,眠者皆作。 、 方苞《狱中杂记》-有洪洞令杜君者,作而言曰。
【组词】
作止
3.
【剧】
(形声。本义:甚;厉害,严重)。
同本义。
【引证】
《文选》注引《说文》。朱骏声曰:“即勮字之误文。”-剧,甚也。 、 《剧秦美新》-何其剧欤。 、 《汉书·扬雄传》-口吃不能剧谈。 、 《汉书·赵充国传》-即疾剧,留屯毋行。 、 《荀子·解蔽》-不以梦剧乱知谓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