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0:57: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0:57:10
词汇“三阁”在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指的是三个阁楼或者三个具有特定功能的建筑结构。由于这个词汇并不常见,我将尝试从最契合的角度进行分析。
“三阁”字面意思是指三个阁楼或三个建筑物中的阁楼部分。在古代建筑中,阁楼通常是指建筑物的上层部分,有时用于储藏或作为居住空间。
由于“三阁”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文学、口语或专业领域中的使用非常有限。在古代文献中,可能会提到具体的“三阁”建筑,如宫殿中的三个重要阁楼。
“三阁”的词源直接来源于汉语中的“三”和“阁”。在古代汉语中,“阁”指的是一种建筑结构,而“三”表示数量。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
在古代**,阁楼常常与皇宫、贵族住宅或重要文化场所相关联。因此,“三阁”可能象征着权力、地位或文化的重要性。
提到“三阁”,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古代的宏伟建筑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带来一种庄重和神秘的情感反应。
由于“三阁”不是一个常用词汇,我在生活中没有遇到与之直接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三阁高耸入云端,古韵悠长诉千年。”
想象中的“三阁”可能是三座古老的木结构建筑,屋顶覆盖着青瓦,周围环绕着古树和流水声。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三阁”的词汇,但类似的建筑结构在世界各地都有,如欧洲的塔楼或日本的茶室。
“三阁”作为一个不太常见的词汇,它的使用主要局限于特定的历史或文化语境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建筑和文化,但在日常语言表达中的应用有限。
1.
【三】
(指事。本义:数目。二加一的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三,天地人之道也。从三数。 、 《广韵》-三,数名。 、 《庄子·齐物论》-二与一为三。 、 《老子》-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 《易·师》。荀注:“三者阳德成也。”-王三赐命。 、 《后汉书·袁绍传》。注:“三者数之小终。”-结恨三泉。 、 《易·需》-有不速之客三人来。 、 《国语·周语下》-纪之以三。 、 《战国策》-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
【组词】
三叉、 三木、 三节、 三学、 三衙、 三巡、 三休、 三脚猫、 三班六房、 三已、 三五
2.
【阁】
(形声。从门,各声。本义:古代放在门上用来防止门自合的长木桩)。
门限。
【引证】
《说文》-閣,所止扉也。门开则旁有两长橜杆辂之,止其自阖也。 、 《左传》。-高其闬阁。 、 《尔雅》。郝懿行疏:“此阁以长木为之,各施于门扇两旁,以止其走扇。”-所以止扉谓之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