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学衡派

学衡派

时间: 2025-04-30 12:42:08

学衡派

基础信息

【学衡派】的意思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2:42:08

基本定义

学衡派:学衡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文学流派,主要活跃于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该派别主张文学应该反映社会现实,强调文学的社会功能和教育作用,反对文学的唯美主义和形式主义。学衡派的代表人物包括茅盾、郑振铎等。

语境分析

  • 文学语境:在文学作品中,学衡派常常被提及,用以指代那些关注社会现实、强调文学社会功能的作家和作品。
  • 口语语境:在日常对话中,学衡派可能被用来形容那些关注社会问题、具有批判精神的文学作品或作者。
  • 专业领域:在文学研究或历史研究中,学衡派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学者们会深入探讨其文学主张、代表作品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示例句子

  1. 茅盾的《子夜》被认为是学衡派文学的代表作,深刻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和冲突。
  2.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学衡派的作家们用笔作为武器,批判社会的不公。
  3. 学衡派的主张对后来的现实主义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同义词与反义词

  • 同义词:社会现实主义派、批判现实主义派
  • 反义词:唯美主义派、形式主义派

词源与演变

学衡派一词源于中国现代文学史,其名称中的“学”指的是学术或学问,“衡”则有衡量、评判之意,整体上表达了该派别对文学的社会价值和功能的重视。随着时间的推移,学衡派的概念和影响逐渐深入人心,成为研究中国现代文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文化与社会背景

学衡派的兴起与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动荡和变革密切相关。在那个时期,中国社会面临着内忧外患,知识分子普遍寻求通过文学来唤醒民众、批判社会弊端。学衡派的文学主张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其强调文学的社会责任和教育功能,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的社会关怀和责任感。

情感与联想

学衡派一词往往让人联想到那个时代的文学家们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关注和批判精神。这种联想可能会激发人们对社会问题的思考,以及对文学在社会变革中作用的认识。

个人应用

在阅读茅盾的《子夜》时,我深刻感受到了学衡派文学的力量,它不仅揭示了社会的黑暗面,也激发了我对社会正义的追求。

创造性使用

在创作一首诗时,我可以这样使用学衡派:

在学衡派的笔下,
社会的疮痍显露无疑,
每一行字,都是对不公的控诉,
每一句诗,都是对光明的呼唤。

视觉与听觉联想

学衡派可能让人联想到黑白照片中那些严肃的面孔,或是激昂的演讲声,这些都是对那个时代文学家们形象的视觉和听觉联想。

跨文化比较

在西方文学中,学衡派的主张与批判现实主义有相似之处,都强调文学对社会现实的反映和批判。然而,学衡派更强调文学的教育功能,这与西方批判现实主义有所不同。

反思与总结

学衡派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流派,其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关注和批判精神,对我的文学欣赏和创作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了解学衡派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不仅增

【学衡派】的相关字

1. 【学】 (形声。本作“壆”,象双手构木为屋形。后作声符,加“子”为义符。子,孩子。小孩子是学习的主体。本义:学习)。 同本义。
【引证】 《广雅》-学,识也。 、 《礼记·中庸》-好学近乎知。 、 《礼记·文王世子》-念终始典于学。 、 《尚书大传》-学,效也。近而愈明者学也。 、 《庄子·庚桑楚》-学者,学其所不能学也。 、 《后汉书·列女传》-远寻师学。 、 《论语》-学而时习之。 、 清·刘开《问说》-学即继以问也。
【组词】 学书、 学学乖、 学理论;学技术;好学;苦学;教学相长;学文、 学古

2. 【衡】 (形声。从角,从大,行声。本义:绑在牛角上的横木)。 同本义。一说穿于牛鼻的横木。
【引证】 《诗·鲁颂》。毛传:“福衡,设牛角以福之也。”-秋而载尝,夏而福衡。 、 《说文》。徐锴注:“谓牛好抵触,以木阑制之也。”-衡,牛触,横大木其角。

3. 【派】 英文pass的音译
【组词】 派司

相关问答

学衡派的主要成员

学衡派名词解释现代文学

学衡派和甲寅派

学衡派宗旨

推荐查询

  • 学衡派的主要成员
  • 学衡派名词解释现代文学
  • 学衡派和甲寅派
  • 学衡派宗旨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醇醉 醇酿 醇酽 醇酒美人 醇酒妇人 醇酒 醇酎 醇郁 醇质 醇谨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黹字旁的字 畅怀 到老 察知 洄剌 濡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文字旁的字 眼错不见 巴巴劫劫 管中窥豹 新进 鬥字旁的字 抚今思昔 飠字旁的字 金字旁的字 则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摈欲绝缘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