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6:39: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6:39:41
准信:这个词通常指的是确切的消息或可靠的信息。它强调信息的准确性和可信度,意味着这个消息是经过验证的,可以信赖的。
“准信”一词源于汉语,由“准”和“信”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准”有标准、规则的意思,“信”则指信息或消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个字结合在一起,形成了表示准确信息的词汇。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准信”尤为重要。在社交媒体和即时通讯工具普及的今天,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对于防止谣言传播和维护社会稳定至关重要。
“准信”给人一种安心和信任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经过验证的事实和可靠的来源,有助于建立对信息的信任感。
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工作还是个人事务,我们都需要依赖准信来做出决策。例如,在购房时,准确的房产信息是做出购买决定的基础。
在诗歌中,可以将“准信”融入描述等待重要消息的场景,如:
在漫长的夜里,星辰见证了我的等待,
直到晨曦带来了你的准信,
我的心才得以安宁。
视觉上,“准信”可能让人联想到一封正式的信件或一份打印出来的报告,上面盖着“已验证”的印章。听觉上,可能是电话铃声响起,接听后得知好消息的声音。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reliable information”或“confirmed news”,它们都强调信息的可靠性和确凿性。
“准信”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非常重要,它帮助我们区分真假信息,做出明智的决策。在信息时代,掌握准信的能力是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技能。
1.
【准】
(准本为凖的俗字,现为凖的简化字。但在未简化前,准习用的意义,与凖字有别)。
公文用语 。始于唐·五代 表示允许,认可。
【引证】
《周书·文帝纪下》-乃于战所,准当时兵士,人种树一株,以旌武功。
【组词】
批准;照准;准如所请 引申为比照,作某类事物看待准前例办理;准平原;准尉 表示依据、根据准某部函
2.
【信】
(会意。从人,从言。人的言论应当是诚实的。本义:真心诚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信,诚也。 、 《孟子》-有诸已之谓信。 、 《墨子经》-信,言合于意也。 、 《白虎通·情性》-信者,诚也。专一不移也。 、 《国语·晋语》-定身以行事谓之信。 、 《贾子道术》-期果言当谓之信。 、 《礼记·经解》-民不求其所欲而得之谓之信。 、 《诗·卫风·氓》-信誓旦旦。 、 《三国演义》-反贼无信!吾不幸误中汝奸计也! 、 《左传·庄公十年》-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信而见疑。 、 《世说新语·方正》-则是无信。
【组词】
信行、 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