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3:22: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3:22:27
准入:指允许进入某个范围、领域或系统的权利或条件。通常用于描述对特定区域、组织、市场或活动的进入许可。
“准入”一词源自汉语,由“准”和“入”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准”有批准、允许的意思,“入”则是进入的意思。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逐渐被用于更广泛的语境中,特别是在法律和经济领域。
在现代社会,“准入”常常与公平竞争、市场开放和国际贸易等议题相关。例如,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成员国必须遵守市场准入的相关规则,以确保公平的贸易环境。
“准入”这个词可能让人联想到门槛、限制和机会。它既可以代表一种期待和希望(如获得准入资格),也可能带来挫败感(如被拒绝准入)。
在个人经历中,“准入”可能与考试、面试或申请学校等情境相关。例如,通过大学入学考试获得准入资格,是许多人教育生涯中的重要里程碑。
诗歌:
在准入的门槛前,
希望与梦想交织。
一步之遥,
是未来的开始。
在英语中,“准入”可以对应为“access”或“admission”。例如,“access to the market”(市场准入),“admission to the university”(大学准入)。
“准入”是一个在多种语境中都有重要应用的词汇,它不仅涉及物理上的进入,还涉及权利、资格和机会。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准入”有助于更准确地传达意图和概念。
1.
【准】
(准本为凖的俗字,现为凖的简化字。但在未简化前,准习用的意义,与凖字有别)。
公文用语 。始于唐·五代 表示允许,认可。
【引证】
《周书·文帝纪下》-乃于战所,准当时兵士,人种树一株,以旌武功。
【组词】
批准;照准;准如所请 引申为比照,作某类事物看待准前例办理;准平原;准尉 表示依据、根据准某部函
2.
【入】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个尖头器具,尖头器具容易进入。本义:进来,进去)。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入,内也。 、 《诗·唐风·山有枢》-他人入室。 、 《庄子·人间世》-就不欲入。 、 《左传·文公十六年》-有蛇自泉宫出,入于国。 、 《史记·项羽本纪》-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 三国魏·邯郸淳《笑林》-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
【组词】
入门问讳、 入对、 入览、 入迁、 入学、 入口、 入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