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5:15: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5:15:47
侍从:指在贵族、高级官员或其他有权势的人身边服务的仆人或随从,负责日常生活的照料、协助和管理。
侍从一词源自中古英语的“schereve”,意为服务者。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逐渐演变为指代特定的高级仆人,负责更细致的服务工作。
在封建社会中,侍从是社会等级制度的一部分,他们的存在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阶级差异和权力结构。
侍从这个词可能让人联想到忠诚、服从和细致的服务。在某些情境下,也可能引发对旧时代贵族生活的怀旧或批判。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不会直接使用“侍从”这个词,但它可以用来形容那些在工作中提供细致服务的人,如高级酒店的服务员。
在诗歌中,可以将侍从描绘为忠诚的象征,如:
在宫廷的阴影下,侍从默默守候,
忠诚的心,如同夜空中的星斗。
侍从可能让人联想到古装剧中的场景,穿着华丽服饰的人物在宫廷中行走,背景音乐可能是古典的宫廷乐曲。
在不同文化中,如日本的“侍”(Samurai),虽然与“侍从”在字面上相似,但实际上指的是武士阶层,具有不同的社会地位和职责。
侍从这个词虽然在现代社会中不常直接使用,但它反映了历史上的社会结构和文化背景。了解这个词的含义和用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过去的文化和历史,同时也提醒我们语言的丰富性和历史深度。
1.
【侍】
(形声。从人,寺声。本义:在尊长旁边陪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侍,承也。 、 《孝经》。郑注:“卑在尊者之侧为侍也。”-曾子侍。 、 《后汉书·邳彤传》。注:“有左右曹,入侍天子。故曰侍中。”-侍中。 、 《后汉书·朱穆传》。注:“秦官也。”-中常侍。 、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使侍人僚租告公。 、 《汉书·文帝纪》-遂即天子位,群臣以次侍。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侧耳以请。
2.
【从】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二人相从形。本义:随行,跟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従,随行也。 、 《周礼·司仪》-客从拜辱于朝。 、 《易·坤》-或从王事。 、 《易·夏小正》-啬人不从。 、 《诗·邶风·击鼓》-从以孙子。 、 《淮南子·泛论》-禽兽可羁而从之。 、 《聊斋志异·狼三则》-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组词】
从龙、 从学、 从骑、 从嫁、 从井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