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8:06: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8:06:12
“侍中貂”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侍中”和“貂”两个词组成。在古代,“侍中”是官职名,指的是身边的侍从官,负责传达**的命令和处理宫廷事务。而“貂”指的是一种珍贵的毛皮动物,其毛皮在古代被视为奢侈品,常用于制作高级官员的服饰。因此,“侍中貂”可以理解为指代那些身着貂皮服饰的高级侍从官员。
在文学作品中,“侍中貂”常用来描绘宫廷的奢华和官员的尊贵地位。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历史或古装剧中,它可能会被提及以展现时代背景。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或考古学中,研究古代官制和服饰时,“侍中貂”是一个重要的参考词汇。
“侍中”一词最早见于汉代,是**身边的近侍官员。随着历史的发展,“侍中”的职责和地位有所变化,但其作为高级官员的身份一直保持。而“貂”作为一种珍贵的动物,其毛皮的使用也反映了古代社会的等级制度和审美观念。
在**古代,服饰是社会地位的重要标志。侍中貂的服饰不仅代表了官员的尊贵,也体现了皇权的威严和宫廷的奢华。这种服饰的使用和展示,是古代社会等级制度和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提到“侍中貂”,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古代宫廷的辉煌和官员的尊贵。这种联想可能会激发人们对历史的兴趣,也可能引发对古代社会等级制度的思考。
在日常生活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阅读历史小说或观看古装剧时,了解“侍中貂”的含义可以帮助更好地理解剧情和背景。
在创作诗歌或故事时,可以将“侍中貂”作为一个象征元素,用以描绘古代宫廷的奢华和官员的尊贵。
结合古代宫廷的图像或音乐,可以更好地展现“侍中貂”的视觉和听觉联想,如宫廷乐曲和华丽的宫廷服饰。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侍中貂”的词汇,但类似的官职和服饰在不同文明中都有出现,如欧洲的贵族服饰和官职。
“侍中貂”作为一个历史词汇,不仅反映了古代*的官制和服饰文化,也提供了了解古代社会结构和文化传统的窗口。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丰富我们的历史知识和文化素养。
1.
【侍】
(形声。从人,寺声。本义:在尊长旁边陪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侍,承也。 、 《孝经》。郑注:“卑在尊者之侧为侍也。”-曾子侍。 、 《后汉书·邳彤传》。注:“有左右曹,入侍天子。故曰侍中。”-侍中。 、 《后汉书·朱穆传》。注:“秦官也。”-中常侍。 、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使侍人僚租告公。 、 《汉书·文帝纪》-遂即天子位,群臣以次侍。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侧耳以请。
2.
【中】
正对上;射中,正着目标。
【引证】
《考工记·桃氏》。司农注:“谓穿之也。”-中其茎。 、 《荀子·彊国》。注:“击也。”-敌中则夺。 、 欧阳修《卖油翁》-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射者中。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中而轻发。 、 《聊斋志异·促织》-幸啄不中。
【组词】
中靶;猜中了;命中、 看中、 中雀、 中钩、 中的、 中鹄
受到;遭到。
【引证】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欲中守法。 、 《说岳全传》-前番我王兄误中你的诡计,在青龙山上,被你伤了十万大兵。
【组词】
中霜、 中酒、 中暍、 中疾、 中恶、 中暑;中弹;中埋伏;中煤气
3.
【貂】
(形声。从豸(zhì),召声。本义:哺乳动物。又称“貂鼠”。体细长,色黄或紫黑,种类很多) 同本义。
【引证】
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即解貂覆生。 、 左思《咏史》-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
【组词】
貂珥、 貂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