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3:18: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3:18:23
词汇“例银”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较为古老或特定领域的词汇。根据字面意思,“例银”可以理解为“作为例子的银两”或“按照惯例发放的银两”。以下是对该词汇的深入分析:
“例银”的字面意思是指按照某种规定或惯例发放的银两。在古代,这可能指的是官员或特定职业人士按照规定领取的薪俸或津贴。
“例银”一词可能源自古代汉语,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使用频率逐渐降低,现代汉语中已很少见到。
在古代**,例银是官员薪酬的一部分,反映了当时的财政制度和社会结构。它与官员的职位、品级和职责紧密相关,是古代社会等级制度的一个缩影。
对于现代人来说,“例银”可能带有一种历史感和距离感,让人联想到古代的官僚体系和货币制度。它可能激发人们对历史的兴趣和对古代生活的想象。
由于“例银”是一个较为生僻的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很少有机会直接使用或遇到。它更多地出现在历史研究或文学创作中。
在创作一首关于古代官员生活的诗歌时,可以使用“例银”一词,增添历史氛围:
月下清风拂古道,
官员夜归领例银。
铜钱叮当声声响,
岁月悠悠梦回今。
想象一幅古代官员领取例银的画面,可能会有铜钱的声音、官员的服饰和古代建筑的景象。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一个历史场景的视觉和听觉联想。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存在类似的薪酬制度,但具体的词汇和实施方式会有所不同。例如,在欧洲中世纪,骑士和贵族也有类似的固定收入。
“例银”作为一个历史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见,但它反映了古代社会的经济和政治制度。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和文化,丰富我们的语言知识。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些历史词汇可以增加我们的文化底蕴和语言的深度。
1.
【例】
(形声。从人,列声。本义:比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礼记服问:上附下附,列也。公别比例之义。古只作列,此字后出。-例,比也。 、 元·刘壎《隐居通议·欧阳公》-举此以例其余。
【组词】
溯古例今;以此例比
类;列。
【引证】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扬州城下进退不由,殆例送死。
【组词】
不在此例;例及、 例侪
2.
【银】
(形声。从金,艮(gèn)声。本义:一种白色金属,通称银子)。
同本义 。一种白色的金属元素,能发出响亮声音,有延展 性和良好的韧性,可达到高度抛光状态,在化合物中主要以一价形式存在,是所有物质中具有最高导热性和导电性的物质,在自然界中以自生式共生状态(如在脆银矿、辉银矿、淡红银矿、深红银矿和角银矿中)存在——元素符号Ag。
【引证】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钿头银篦。 、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金银华美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