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4:07: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4:07:25
兽欲:这个词汇通常用来形容人的性欲极其强烈,以至于接近或类似于动物的本能冲动,缺乏理性和道德约束。它带有贬义,常用来批评或描述那些被认为在性行为上失去控制或道德判断的人。
“兽欲”一词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对动物本能的描述,随着时间的推移,它被用来形容人类在性行为上的极端和不加约束的状态。在语言的演变中,这个词汇逐渐带有了更多的贬义色彩。
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中,兽欲的接受度和评价可能会有所不同。在一些文化中,强烈的性欲可能被视为一种需要被控制和驯服的冲动,而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更倾向于接受和理解。
提到“兽欲”,人们可能会联想到野蛮、原始和不受控制的性行为,这通常会引起负面的情感反应,如厌恶、恐惧或不安。
由于这个词汇带有强烈的贬义,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避免使用它,除非是在特定的语境下,如文学创作或严肃的讨论中。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兽欲”来描绘一种原始的、几乎野兽般的冲动,以此来探索人性的深层次。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野兽的图像,以此来象征“兽欲”的原始和野蛮。在音乐中,可能会选择一些低沉、狂野的旋律来表达这种冲动。
在不同的语言和文化中,描述强烈性欲的词汇可能会有所不同,但其核心意义通常是相似的,即强调性欲的强烈和不受控制。
“兽欲”这个词汇在语言中具有特定的含义和情感色彩,它在描述极端的性冲动时非常有用,但由于其贬义性质,使用时需要谨慎。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这个词汇的深层含义和使用场景是非常重要的。
1.
【兽】
(象形。小篆字形。上象耳,中象头,下象足踩地。兽本是禽兽的总称。古另有“獸”字,指捕捉禽兽的活动。二字通用。本义:禽兽的总称)。
四足的哺乳动物,多指野兽。
【引证】
《说文》-兽,守备者。 、 《尔雅·释鸟》-四足而毛谓之兽。 、 《释兽释文》。按,兽中可畜养者则曰兽。-兽毛虫总号。 、 《周礼·庭氏》注-兽,狐狼之属。 、 《周礼·兽人》-大兽公之。 、 《诗·小雅·车攻》-搏兽于敖。 、 曹操《却东西门行》-猛兽步高岗。 、 《战国策·齐策》-兽同足者而俱行。 、 《淮南子·说山训》-山有猛兽。 、 《史记·货殖列传序》-山深而兽往之。
【组词】
兽目、 兽工、 兽人、 兽骇、 兽吻、 兽臣、 兽头大门、 兽铤
2.
【欲】
(形声。从欠,谷(yù)声。“欠”表示有所不足,故产生欲望。本义:欲望;嗜欲)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俗字亦作慾。-欲,贪欲也。 、 《荀子·正名》-欲者,情之应也。 、 《吕氏春秋·贵生》。注:“生死耳目口鼻也。”-六欲。 、 《论语》。注:“乐色曰欲。”-以欲竭其精。 、 苏洵《六国论》-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 三国魏·刘劭《人物志》-厉而不刚者,则欲夺之也。
【组词】
欲令智昏、 欲障、 欲海、 欲界、 欲心、 欲事、 欲尘
想要;希望。
【引证】
《论语·子路》-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 、 《论语·微子》-欲洁其身而乱大伦。 、 《史记·魏公子列传》-晋鄙…曰:“…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欲无听。 、 《资治通鉴·汉纪》-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故人远我,欲以火器困我也。
【组词】
欲踵、 欲待、 欲人勿知,莫若勿为、 欲速则不达、 欲益反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