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46: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46:44
词汇“历日旷久”是一个汉语成语,由四个字组成,分别是“历”、“日”、“旷”和“久”。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对这个词汇进行深入学*和分析。
“历日旷久”字面意思是指经历的时间非常长久,形容时间流逝得非常缓慢,或者某件事情持续了很长时间。
“历日旷久”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传统,其中的每个字都有其独立的含义,组合在一起形成了新的意义。在古代文献中,这个成语就已经出现,并且在现代汉语中仍然被广泛使用。
在文化中,时间被赋予了深厚的意义,这个成语体现了人对时间的尊重和对历史的敬畏。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沉稳、厚重的感觉,让人联想到历史的沉淀和岁月的痕迹。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用这个成语来形容某个项目的长期进展,或者描述某个传统节日的历史悠久。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历日旷久,风霜雨雪,铸就了这片土地的坚韧与美丽。”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古老建筑或历史遗址的画面,配以悠扬的古琴音乐,增强“历日旷久”的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time-honored”或“age-old”,它们也传达了时间的久远和历史的深厚。
通过对“历日旷久”的学和分析,我更加理解了这个成语的丰富内涵和文化价值。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使用这样的成语可以增强语言的表达力和文化深度。
必且历日旷久,则系牦能挈石,驾马亦能致远。
1.
【历】
(形声。从謪,厤(lì)声。从“止”,表示与脚、行走有关。本义:经过)。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历,过也。 、 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深践戎马之地, 足历王庭,垂饵虎口。 、 清·姚鼐《登泰山记》-历齐河。 、 《三国志·诸葛亮传》-已历三世。 、 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身不历农亩之劳。 、 清·张廷玉《明史》-历两京左右通政。
【组词】
身历、 历时、 历劫、 历岁、 历载、 历远、 历纪
2.
【日】
(象形。甲骨文和小篆字形。象太阳形。轮廓象太阳的圆形,一横或一点表示太阳的光。本义:太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日,太阳之精也。从囗一,象形。 、 《易·说卦》-离为日,为火。 、 《周礼·大司徒》-以土圭之法,正日景求地中。 、 《孟子》-天无二日,太阳也。 、 《列子·汤问》-日初出,大如车盖。
【组词】
日冠、 日昃、 日旸儿、 日月交食、 日头搁山、 日头趖西、 日居月诸
3.
【旷】
(会义兼形声。从日,广声。本义:光明;明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旷,明也。 、 《玉篇》-旷,光明也。 、 《庄子·天地》-此人谓照旷。 、 《后汉书》-旷若发矇。
【组词】
旷旷
4.
【久】
灸灼。“灸”的古字。
【引证】
《睡虎地秦墓竹简》-其腹有久故瘢二所。 、 《说文》-久,以后灸之,象人两胫后有距也。 、 《仪礼·既夕礼》。注:“当为灸。”-皆木桁,久之。
支撑。
【引证】
《周礼·庐人》。注:“犹柱也。今本以灸为之。”-久诸墙以观其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