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4:24: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4:24:43
历年:这个词由“历”和“年”两个字组成。“历”指的是经历、经过,而“年”则是时间单位,指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因此,“历年”字面意思是指经过的多年,通常用来指代过去多年的时间跨度。
“历年”这个词在中文中历史悠久,其基本结构和含义在古代汉语中就已经形成。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使用范围和语境有所扩展,但基本含义保持不变。
在文化中,“历年”常与回顾和总结联系在一起,如年终总结、历史回顾等,反映了人重视历史和经验的传统文化特点。
“历年”这个词往往带有一种回顾和反思的情感色彩,让人联想到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沉淀,有时也会引发对过去的怀念或对未来的期待。
在个人生活中,我常常使用“历年”来描述自己的成长经历或家庭的历史,如“我们家族历年的传统节日庆祝方式。”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历年的风霜,雕刻了岁月的痕迹,在每一块古老的石碑上,诉说着不朽的故事。”
在英语中,“历年”可以对应为“over the years”或“down the years”,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传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积累。
“历年”这个词在表达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积累方面非常有力,它不仅帮助我们回顾过去,也启发我们思考未来。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使用“历年”可以增强表达的深度和丰富性。
1.
【历】
(形声。从謪,厤(lì)声。从“止”,表示与脚、行走有关。本义:经过)。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历,过也。 、 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深践戎马之地, 足历王庭,垂饵虎口。 、 清·姚鼐《登泰山记》-历齐河。 、 《三国志·诸葛亮传》-已历三世。 、 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身不历农亩之劳。 、 清·张廷玉《明史》-历两京左右通政。
【组词】
身历、 历时、 历劫、 历岁、 历载、 历远、 历纪
2.
【年】
(形声。甲骨文字形,上面是“禾”,下面是“人”,禾谷成熟,人在负禾。小篆字形,从禾,千声。本义:年成,五谷成熟)。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秊,谷熟也。 、 《谷梁传·桓公三年》-五谷皆熟为有年也。 、 《谷梁传·宣公十六年》-五谷大熟为大有年。 、 《诗·周颂·丰年》-丰年多黍多秊。 、 《左传·桓公二年》。疏:“年训为稔。”-有年。 、 《书·多士》-尔厥有干,有年于芘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