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24: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24:07
户口:在,户口是指个人在国家户籍管理系统中的注册记录,通常包括个人的基本信息、家庭关系、居住地等。户口制度是特有的社会管理体系,它与个人的教育、就业、医疗、住房等多方面权益紧密相关。
户口一词源于古代的户籍制度,最早可追溯到周朝。随着时间的推移,户口制度不断完善,成为**社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户口制度在**社会中具有深远的影响,它不仅关系到个人的身份认同,还涉及到资源分配和社会福利。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户口制度也面临着改革的压力。
户口一词往往带有一种束缚和限制的意味,尤其是在讨论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时。它也可能引发对公平性和社会正义的思考。
个人经历中,户口可能涉及到迁移、工作变动或家庭团聚等重要生活**。例如,为了孩子的教育,许多家庭会选择在教育资源丰富的城市办理户口。
在诗歌中,户口可以被用来象征归属感和身份的寻找:
在城市的边缘,户口是一张纸, 承载着梦想与现实的交织。 故乡的呼唤,城市的喧嚣, 户口,是心灵的坐标。
户口可能让人联想到政府机关的办公场景,或者是家庭相册中的一些重要文件。在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户籍民警的询问声或是户口迁移时的繁琐手续。
在其他国家,类似的概念可能是“居住证明”或“身份证”,但不像**的户口制度那样与社会福利和资源分配紧密相关。
户口作为一个具有*特色的词汇,它不仅是一个法律概念,更是社会结构和文化传统的体现。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户口的含义和影响,有助于更深入地把握**社会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1.
【户】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门(門)字的一半。汉字部首之一。从“户”的多与门户有关。本义:单扇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户,半门曰户。 、 《字书》-一扇曰户,两扇曰门。又在于堂室东曰户,在于宅区域曰门。 、 《易·丰》-窥其户。 、 《仪礼·聘礼》-设于户西。 、 《礼记·礼器》-未有入室而不由户者。 、 《乐府诗集·木兰诗》-木兰当户织。 、 、 晋·干宝《搜神记》-出户望南山。 、 、 明·魏禧《大铁椎传》-窗户皆闭。
【组词】
户下、 户牡、 户门、 户钥
2.
【口】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的口形。本义:口腔器官,嘴)。
同本义。人类用来发声和进食的器官。
【引证】
《说文》-口,人所以言食也。 、 《国语·晋语》-且夫口三五之门也。 、 《春秋·元命苞》-口之为言达也。 、 《鬼谷子·捭阖》-口者心之门户。 、 《左传·定公四年》-勺饮不入口七日。 、 《后汉书·张衡传》-下有蟾蜍,张口承之。 、 白居易《卖炭翁》-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组词】
口腹、 口分、 口滑、 口辅、 口眼弗闭、 口里摆菜碟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