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22:19: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2:19:24
“历本”一词在汉语中通常指的是记录时间、日期、节气等信息的书籍或册子,即日历。它是**传统文化中用于指导农事、节日庆祝和日常生活的重要工具。
在文学中,“历本”可能被用来象征时间的流逝或季节的更迭,如在古诗中描述春去秋来。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说“翻开历本看看”来表示查看日历。在专业领域,如天文、农业,历本则具有更精确的定义和使用。
同义词:日历、黄历、时历 反义词:无直接反义词,但与“历本”相对的是“无序”或“混乱”,因为没有历本,时间管理会变得混乱。
“历本”一词源于古代对时间记录的需求,随着时间的推移,历本的形式和内容都有所变化,从最初的竹简、纸张到现代的电子日历。
在*文化中,历本不仅是时间记录的工具,也是传统文化和俗的载体。例如,农历新年、中秋节等重要节日都是根据历本来确定的。
“历本”给人以秩序、规律和传统的联想。它提醒人们时间的宝贵和不可逆性,激发人们对生活的规划和珍惜。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使用历本来规划工作和家庭活动,确保不会错过重要的日期和**。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历本”:
岁月如梭,历本翻页无声,
春去秋来,记录着生命的轨迹。
每一页,都是时光的馈赠,
提醒我们,珍惜每一刻的存在。
视觉上,“历本”可能让人联想到整齐排列的日期和节日标记,色彩丰富的插图。听觉上,翻动历本纸张的声音可能唤起对宁静时光的回忆。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工具是日历(calendar),虽然在形式和使用上有所不同,但都是用于记录和管理时间。
“历本”不仅是时间管理的工具,也是文化传承的载体。它帮助我们理解时间的流逝,规划生活,同时也是连接过去和现在的桥梁。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历本”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增强文化意识。
1.
【历】
(形声。从謪,厤(lì)声。从“止”,表示与脚、行走有关。本义:经过)。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历,过也。 、 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深践戎马之地, 足历王庭,垂饵虎口。 、 清·姚鼐《登泰山记》-历齐河。 、 《三国志·诸葛亮传》-已历三世。 、 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身不历农亩之劳。 、 清·张廷玉《明史》-历两京左右通政。
【组词】
身历、 历时、 历劫、 历岁、 历载、 历远、 历纪
2.
【本】
(指事。小篆字形,从“木”,下面的一横是加上的符号,指明树根之所在。本义:草木的根或靠根的茎干)。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本,木下曰本。 、 《诗·大雅·荡》-本实先拨。 、 《左传·昭公元年》-木水之有本原。 、 《国语·晋语》-伐木不自其本,必复生。 、 《论衡·吉验》-是岁,有禾生景天中,三本一茎九穗。 、 唐·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摇其本以观其疏密。
【组词】
水有源,木有本;本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