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37: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37:31
千祀(qiān sì)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千年”或“长久的时间”。其中,“千”表示数量,意为一千;“祀”原指祭祀,引申为时间的长久。因此,“千祀”通常用来形容时间极其久远,历史悠久。
在文学作品中,“千祀”常用来形容历史的深远或文化的传承,如“千祀文明”、“千祀古国”等。在口语中,这个词汇较少使用,更多出现在正式或文学性的表达中。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考古学等,可能会用“千祀”来强调某个历史**或文物的久远。
同义词:
反义词:
“千祀”一词的词源较为古老,其中“祀”字最早见于甲骨文,原指祭祀活动,后引申为时间的延续。在古代文献中,“千祀”常用来形容国家的长久或历史的深远。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逐渐减少,但在文学和历史学领域仍保留其独特的表达功能。
在**文化中,“千祀”常与历史、传统和文化遗产联系在一起。它强调了时间的连续性和文化的传承,反映了中华民族对历史和传统的尊重。在社会背景中,这个词汇常用于强调某个事物或文化的历史价值和深远影响。
“千祀”这个词汇给人以庄严、厚重和深远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历史的沉淀、文化的传承和时间的流逝。在使用这个词汇时,人们往往会感受到一种对历史的敬畏和对传统的尊重。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在参观一座古老的寺庙时听到导游提到“千祀”,这个词让我深刻感受到了这座寺庙的历史厚重和文化价值。它不仅仅是一个词汇,更是一种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千祀”:
千祀的风,吹过古老的城墙,
岁月的痕迹,刻在每一块石头上。
文明的火种,在时间的长河中燃烧,
千祀的梦,依旧在心中回响。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古老城墙或历史遗迹的画面,石头上刻满了岁月的痕迹,让人感受到“千祀”的深远。在听觉上,可以联想到悠扬的古琴声或历史的回响,增强“千祀”带来的历史感和文化感。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millennium”或“eternity”,但它们更多强调时间的具体长度或无限性,而不像“千祀”那样带有浓厚的文化和历史色彩。
通过对“千祀”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这个词汇在表达历史和文化传承方面的重要性。它不仅仅是一个形容时间长久的词汇,更是一种文化和历史的象征。在未来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我将更加注重词汇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以丰富我的语言表达能力。
1.
【千】
(形声。从十,人声。本义:数目。十百为千)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千,十百也。
【组词】
千夫、 千门、 千社、 千祀、 总数为一千、 千乘、 千载
比喻数甚大;许许多多。
【引证】
陆机《文赋》。注:光色盛貌。”-清丽千眼。
【组词】
千千、 千般、 千寻、 千钟、 千万劫、 千式百样、 成千上万、 白发三千丈、 千丁、 千人坑、 千山、 千百、 千帆、 千和、 千指、 千品、 千度、 千衲、 千骑、 千颦
2.
【祀】
(形声。从示,巳声。“示”常与祭祀有关。本义:祭祀天神)。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祀,祭无已也。 、 、 、 《周礼·在宗伯》。郑注:“五色之帝。”-五祀。 、 《周礼》。贾公彦疏:“天神称祀,地祗称祭,宗庙称享。”-以雷鼓鼓神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