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8:39: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8:39:49
履长(lǚ cháng)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鞋子的长度,即鞋子的前端到后端的距离。在更广泛的语境中,它可以引申为经历的时间长度或过程的长度。
“履长”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中“履”指鞋子,“长”指长度。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意义逐渐扩展,从字面上的鞋子长度延伸到比喻性的时间长度或过程长度。
在**文化中,鞋子常常被赋予象征意义,如“步步高升”等。因此,“履长”在某些语境下可能被用来象征个人的成长或进步。
“履长”这个词可能让人联想到稳定、持久和成长。它可能激发人们对持续努力和时间积累的尊重。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用“履长”来形容一双特别合脚的鞋子,或者比喻某人的职业生涯的持续发展。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写:“岁月如履长,步步皆风景。”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双精致的鞋子,展示其履长;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首节奏缓慢、旋律悠长的乐曲,象征时间的流逝。
在英语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可以用“shoe length”或“duration”来表达相似的概念。
“履长”这个词在汉语中具有丰富的内涵,从字面上的鞋子长度到比喻性的时间长度,它都承载着稳定和持续的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并恰当使用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深度和美感。
1.
【履】
(会意。小篆字,从尸,即人;从彳(chì),表示与行走有关。履在战国以前一般只作动词用。一般用“屦”称鞋子。用“鞋”是唐以后的事了。本义:践踏)。
同本义。
【引证】
《易·坤》-履霜,履虎尾。 、 《诗·魏风·葛屦》-可以履霜。 、 《礼记·玉藻》-履蒯席。 、 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地履其黄。 、 《庄子·养生主》-足之所履。
【组词】
履危、 履亩、 履虎尾、 履迹、 履霜、 涉水如履平地;履冰、 履冰狐、 履坦、 履虚、 履薄行走
2.
【长】
老,年高。
【引证】
《广雅》-长,老也。 、 《孟子》。注:“年长也。”-不挟长。 、 《庄子》-子之年长矣,而色若孺子,何也? 、 杜甫《兵车行》-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 、 《国语》-齐侯长矣。
【组词】
长艾、 长没
年长,年龄较大。
【引证】
明·魏禧《大铁椎传》-长子灿七岁。 、 《醒世恒言》-弟辈衣食自足,不消兄长挂念。
【组词】
长君、 长德、 长贤、 长主、 长宾、 长年、 长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