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5:36: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5:36:09
扬州学派:扬州学派是**清代中期的一个学术流派,主要活跃于扬州地区。该学派强调经世致用,注重实学,反对空谈,主张学术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其代表人物有阮元、焦循、汪中等人。
文学语境:在文学作品中,扬州学派常被提及,用以描述一种注重实际、反对空洞理论的学术态度。 口语语境:在日常对话中,人们可能用“扬州学派”来比喻那些注重实践、不尚空谈的人或团体。 专业领域:在学术研究中,扬州学派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特别是在**哲学史、清代学术史等领域。
同义词:实学派、经世致用派 反义词:空谈派、理论派
扬州学派一词源于清代中期,当时的扬州地区出现了一批注重实学的学者。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学术流派的影响逐渐扩大,成为清代学术史上的一个重要分支。
扬州学派的出现与清代中期的社会背景密切相关。当时社会经济相对繁荣,学术界开始反思宋明理学的空洞理论,强调学术的实用性。扬州学派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扬州学派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敬佩和认同。它代表了一种务实、不尚空谈的学术态度,这种态度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价值。
在我的学术研究中,我常常借鉴扬州学派的实学精神,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避免空洞的理论探讨。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扬州学派:
扬州学派传千古,
实学精神照今朝。
不尚空谈重实践,
学术之光永不消。
扬州学派让我联想到一幅画面:一群学者在扬州的古街巷中讨论学术,他们的言谈举止透露出一种务实和深思熟虑的气质。
在西方学术界,类似扬州学派的学术流派可能是实用主义(Pragmatism),如美国的实用主义哲学家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和约翰·杜威(John Dewey),他们也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扬州学派代表了一种注重实学、反对空谈的学术态度,这种态度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价值。通过对扬州学派的学*和分析,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学术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这将对我未来的学术研究和表达产生积极的影响。
1.
【扬】
(形声。从手,昜(yáng)声。金文字形,像用双手举起“玉”,是会意字。本义:高举)。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扬,飞举也。 、 《小尔雅》-扬,举也。 、 《礼记·檀弓》-杜篑洗而扬觯。 、 《礼记·乡饮酒义》-盥洗扬斛。 、 《仪礼·乡射礼》-南扬弓。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扬其波。 、 明·宗臣《报刘一丈书》-扬鞭语曰。 、 清·姚鼐《登泰山记》-大风扬积雪。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扬帆去。
【组词】
扬楫、 扬袂、 扬眉、 扬旌、 扬麋、 扬觯、 扬鞭、 扬臂、 扬徽、 扬刃
2.
【州】
(会意。甲骨文字形,两边的曲折线象河流,中间象水中的陆地。“州”是“洲”的本字。小篆字形象两个“川”字相重合。本义:水中的陆地)。
同本义 同: 洲
【引证】
《说文》-水中可居曰州。
3.
【学】
(形声。本作“壆”,象双手构木为屋形。后作声符,加“子”为义符。子,孩子。小孩子是学习的主体。本义:学习)。
同本义。
【引证】
《广雅》-学,识也。 、 《礼记·中庸》-好学近乎知。 、 《礼记·文王世子》-念终始典于学。 、 《尚书大传》-学,效也。近而愈明者学也。 、 《庄子·庚桑楚》-学者,学其所不能学也。 、 《后汉书·列女传》-远寻师学。 、 《论语》-学而时习之。 、 清·刘开《问说》-学即继以问也。
【组词】
学书、 学学乖、 学理论;学技术;好学;苦学;教学相长;学文、 学古
4.
【派】
英文pass的音译
【组词】
派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