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1:59: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1:59:41
扬声器:扬声器是一种电声转换设备,它将电信号转换为声音。扬声器通常由一个或多个驱动单元组成,这些单元可以是一个或多个扬声器单元,如低音扬声器、中音扬声器和高音扬声器。
扬声器一词源自英语单词“loudspeaker”,而“loud”意为响亮的,“speaker”意为说话者。随着技术的发展,扬声器的种类和功能也在不断演变,从最初的简单喇叭到现在的多单元、数字信号处理扬声器。
在现代社会,扬声器是公共广播、音乐播放和个人娱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政治**、体育赛事和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扬声器常常与音乐、声音的传播和社交活动联系在一起,给人带来愉悦和兴奋的情感反应。它也是技术进步的象征,代表着人类对声音再现的不断追求。
在家庭影院系统中,高质量的扬声器能够提供沉浸式的观影体验,增强电影的音效表现。
在诗歌中,扬声器可以被比喻为心灵的回声,传递着深层的情感和思想:
扬声器低语,心灵的呢喃,
在寂静的夜里,回荡着爱的旋律。
扬声器的图片可能让人联想到音乐会、电影院或家庭娱乐系统。听觉上,扬声器播放的音乐或声音能够唤起特定的记忆和情感。
在不同语言中,扬声器的对应词汇可能有所不同,但其功能和用途基本一致。例如,在法语中,扬声器被称为“haut-parleur”。
扬声器作为声音再现的关键设备,不仅在技术上不断进步,也在文化和社交活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了解扬声器的多方面含义和应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欣赏和利用这一技术。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扬声器的相关词汇和用法,能够丰富我们的语言技能和沟通效果。
1.
【扬】
(形声。从手,昜(yáng)声。金文字形,像用双手举起“玉”,是会意字。本义:高举)。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扬,飞举也。 、 《小尔雅》-扬,举也。 、 《礼记·檀弓》-杜篑洗而扬觯。 、 《礼记·乡饮酒义》-盥洗扬斛。 、 《仪礼·乡射礼》-南扬弓。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扬其波。 、 明·宗臣《报刘一丈书》-扬鞭语曰。 、 清·姚鼐《登泰山记》-大风扬积雪。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扬帆去。
【组词】
扬楫、 扬袂、 扬眉、 扬旌、 扬麋、 扬觯、 扬鞭、 扬臂、 扬徽、 扬刃
2.
【声】
(形声。从耳,殸(qìng)声。“殸”是古乐器“磬”的本字,“耳”表示听。本义:声音;声响)。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声,音也。 、 《礼记·乐记》-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 、 《虞书》-声依永律和声。 、 《礼记·郊特牲》-凡声阳也。 、 《诗·齐风·鸡鸣》-苍蝇之声。 、 《诗·小雅·车攻》-有闻无声。 、 柳宗元《永州八记》-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 《孟子·梁惠王下》-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龠之音。
【组词】
声叉、 声嘶、 声如洪钟、 声振林木、 声动梁尘
3.
【器】
(会意。从犬。《说文》:“象器之口,犬所以守之。”器物很多,用狗看守。本义:器具)。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器乃凡器统称。”-器,皿也。 、 《老子》-天下神器。 、 《易·系辞》-形乃谓之器。 、 《周书·宝典》-物周为器。 、 《周礼·大行人》-其贡器物。 、 《韩非子·显学》-夫冰炭不同器而久。 、 《韩非子·十过》-作为食器。斩山木而财之。 、 《墨子·公输》-守圉之器。 、 唐·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肖于器邪。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盆器倾侧。 、 清·周容《芋老人传》-尽一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