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6:33: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6:33:00
“烦难”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烦”和“难”。字面意思是指事情复杂、棘手,难以处理或解决。基本含义是指遇到的问题或情况不仅困难,而且让人感到烦恼或不快。
在不同的语境中,“烦难”可以有不同的使用方式:
同义词中,“棘手”强调问题的难以处理,“复杂”强调问题的多方面性,“麻烦”强调问题带来的不便,“困难”则是一个更通用的词,可以涵盖上述所有含义。
“烦难”一词在古代汉语中已有使用,其字面组合反映了古人对复杂问题的直观感受。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大,现代汉语中仍然广泛使用。
在**文化中,“烦难”常常与坚韧不拔、勇于面对困难的精神相联系。社会背景中,这个词也反映了现代生活中人们面临的挑战和压力。
“烦难”这个词往往带有一种负面的情感色彩,让人联想到压力、焦虑和挑战。它也可能激发人们面对困难时的决心和勇气。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些烦难的情况,比如工作上的项目管理问题,这些经历让我更加理解这个词的含义,并在实际应对中学会了耐心和策略。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生活的烦难如潮水般涌来,我在波涛中寻找着平静的港湾。”
视觉上,“烦难”可能让人联想到错综复杂的迷宫图像;听觉上,可能让人想起紧张的背景音乐,如悬疑电影中的配乐。
在英语中,“烦难”可以对应为“troublesome”或“complicated”,这些词汇在英语文化中也有类似的含义和使用场景。
“烦难”这个词在汉语中是一个非常有表现力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问题的困难程度,还包含了情感上的负担。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并正确使用“烦难”这个词,有助于我更准确地传达复杂情况下的情感和态度。
1.
【烦】
(会意。从页(xié),从火。从“页”表示与头部有关;从“火”,表示发烧。本义:头痛发烧)。
烦躁,烦闷。
【引证】
《说文》-烦,热头痛也。 、 《素问·生气通天论》。注:“谓烦躁。”-烦则喘喝。 、 《淮南子·精神》。按,旱热也。-烦气为虫。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阿兄得闻之,怅然心中烦。 、 唐·杜甫《兵车行》-新鬼烦冤旧鬼哭。(烦,愁苦。) 、 《左传·昭公元年》-至于烦乃止也已,无以生疾。
【组词】
心烦、 烦积、 烦困、 烦怨
2.
【难】
灾难;祸害,人为而产生的祸害。
【引证】
《孙子·谋攻》-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 、 《资治通鉴》-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 、 诸葛亮《出师表》-危难之间。 、 《国语·晋语》-以免于难。 、 《资治通鉴》-芟夷大难。 、 清·梁启超《谭嗣同传》-故及于难。
【组词】
排难解纷;苦难、 逃难、 落难、 蒙难、 罹难、 避难
兵难,指反抗或叛乱。
【引证】
贾谊《过秦论》-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组词】
发难、 首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