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3:49: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3:49:52
档案馆:档案馆是一个专门收集、保存、管理和提供利用档案资料的机构。它通常隶属于政府机构或大型组织,负责维护历史记录,确保这些记录的完整性和可访问性。
“档案馆”一词源自拉丁语“archivum”,意为“存放官方文件的地方”。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逐渐演变为指代专门管理和保存档案的机构。
在许多文化中,档案馆被视为知识和历史的守护者,是连接过去和现在的桥梁。它们在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帮助人们理解历史,维护法律和行政的连续性。
档案馆常常让人联想到安静、有序和充满历史感的环境。它们可能激发人们对过去的敬畏和对知识的渴望。
在个人生活中,档案馆可能与需要查找家族历史、法律文件或学术研究的经历相关。例如,为了撰写家族史,我曾访问过当地的档案馆,那里的工作人员非常乐于助人,提供了许多宝贵的资料。
在诗歌中,档案馆可以被描绘为一个时间的容器,收藏着无数的故事和秘密:
在档案馆的深处, 时间的书页轻轻翻动, 每一行字迹, 都是过去的低语。
档案馆的视觉联想可能是昏暗的灯光、整齐排列的文件柜和古老的书籍。听觉联想可能是翻动纸张的沙沙声和偶尔的脚步声。
在不同语言中,档案馆的对应词汇可能有所不同,但其核心功能和意义通常是相似的。例如,在法语中,档案馆被称为“archives”,在德语中是“Archiv”。
档案馆作为一个词汇,不仅代表了实体的机构,也象征着对历史的尊重和对知识的追求。在我的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档案馆”这个词汇,有助于我更准确地传达与历史和官方记录相关的信息。
1.
【档】
(形声。从木,当声。本义:器物上用以分格或撑的横木条)。
同本义。
【引证】
《正字通》-俗谓横木框档。
【组词】
床档;十三档算盘
2.
【案】
(形声。从木,安声。本义:木制的盛食物的矮脚托盘)。
同本义。
【引证】
《史记·田叔列传》-赵王张敖自持案进食。 、 《后汉书·梁鸿传》-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 、 南朝宋·鲍照《拟行路难》-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
【组词】
捧案;案杯
3.
【馆】
(形声。从食,官声。“馆”,供宿供膳,所以从“食”。它的异体字作“舘”,说明“馆”属于房舍一类。本义:高级客舍,宾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馆,客舍也。 、 《周礼·遗人》-五十里有市,市有候馆。候馆有积。 、 《诗·郑风·缁衣》-适子之馆兮。 、 《诗·大雅·公刘》-于豳斯馆。 、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晋师三日馆谷。 、 《左传·昭公元年》-楚公子围聘于郑,…将入馆。 、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
【组词】
馆人、 馆客、 馆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