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0:23: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0:23:31
“烧冷灶”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在已经冷却的灶上重新生火加热。在汉语中,它通常用来比喻重新关注或利用已经不再热门或被忽视的事物、人物或机会。
在文学作品中,“烧冷灶”可能用来形容主人公在逆境中重新振作,或者在故事情节中引入新的转折点。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用来形容某人突然对长期被忽视的事物产生兴趣。在专业领域,如市场营销,它可能指重新推广已经过时的产品或服务。
“烧冷灶”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直观,直接来源于日常生活中的烹饪活动。随着时间的推移,它被引申为比喻用法,用来描述在各个领域中对被忽视事物的重新关注。
在**文化中,“烧冷灶”常常与节俭和持家的美德联系在一起,因为它体现了对资源的充分利用。在社会背景中,这个词汇也反映了人们对机会的敏感性和对变化的适应能力。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积极和乐观的,因为它象征着重新开始和新的可能性。联想上,它让我想到那些在逆境中不放弃,努力寻找新出路的人。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遇到过需要“烧冷灶”的情况,比如在项目管理中,我不得不重新审视并优化那些被搁置的任务,以确保资源的有效利用。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在冷灶上点燃希望的火焰,让灰烬中绽放新的花朵。”
视觉上,我可以想象一个被遗忘的厨房,突然被温暖的火光照亮。听觉上,可能是柴火噼啪作响的声音,象征着新的开始。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revive a dead horse”,虽然意思相近,但文化背景和联想有所不同。
“烧冷灶”这个词汇在汉语中是一个富有表现力的比喻,它不仅描述了物理行为,还反映了人们在面对挑战时的创造性和适应性。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词汇帮助我更准确地传达复杂的概念和情感。
1.
【烧】
(形声。从火,尧声。本义:使物着火)。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烧,爇也。 、 《礼记·内则》。注:“烧烟,于火中也。”-雏烧。 、 《管子·轻重甲》。注:“猎而行火曰烧。”-齐之北泽烧火。 、 唐·白居易《卖炭翁》-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 《资治通鉴》-烧尽北船,延及岸上营落。
【组词】
干柴好烧;他把衣服烧了一个洞;烧葬、 烧丹炼汞、 烧糊了卷子、 烧埋钱、 烧冷灶、 烧利市、 烧琴煮鹤
2.
【冷】
(形声。从仌(bīng),冰,令声。本义:凉)。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冷,寒也。 、 白居易《乌夜啼》-画堂鹦鹉鸟,冷暖不相知。
【组词】
冷香、 冷泉、 冷翠
3.
【灶】
(会意。从火从土。繁体从穴,鼀(cù)声。本义:用砖石等砌成,供烹煮食物、烧水的设备)。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灶,炊穴也。 、 《白虎通·五祀》-灶者,火之主。人所以自养也。 、 《汉书·五行志》-灶烟阳。 、 《礼记·郊特牲》-灶者,老妇之祭也。 、 陶渊明《归园田居》-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
【组词】
灶床脚、 锅灶;行军灶;灶妄、 灶下养、 灶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