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6-25 09:45: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6-25 09:45:52
词汇“挑心”在汉语中并不常见,可能是一个较为生僻或地方性的词汇。根据字面意思,“挑”通常指挑选、选择,而“心”则指内心、心思。结合起来,“挑心”可能指的是挑选或选择内心所关注的事物,或者是指触动内心、引起内心共鸣的行为。
“挑心”的字面意思可能是指挑选内心所关注的事物,或者是指某种行为或事物触动了内心,引起了深刻的情感反应。
由于“挑心”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较为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可能会用来形容某种深刻的情感体验或内心的触动。在口语中,可能更多地用于描述某人或某事引起了内心的共鸣或关注。
由于“挑心”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可能较为模糊。可能是一个地方性的词汇,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使用范围和含义可能有所变化。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挑心”可能被用来形容某种深刻的情感体验或内心的触动。例如,在强调情感表达和内心体验的文化中,这个词汇可能会被更多地使用。
“挑心”这个词汇可能会引起人们对深刻情感体验的联想,如感动、共鸣、内心的触动等。它可能会让人想到那些能够引起内心共鸣的事物或经历。
在个人生活中,可能会遇到一些事物或经历能够“挑心”,例如一部电影、一首歌曲、一次演讲等,它们能够触动内心,引起深刻的情感反应。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挑心”来形容某种深刻的情感体验:
月光洒落,挑心的是那片宁静,
星辰闪烁,触动的是内心的温柔。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画面,其中有一束光线照亮了一片宁静的场景,这个画面能够“挑心”,引起内心的共鸣。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首能够触动内心的旋律,让人感受到“挑心”的情感体验。
由于“挑心”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可能较为有限。在其他语言中,可能会有类似的表达,用来形容深刻的情感体验或内心的触动。
“挑心”这个词汇虽然不常见,但它能够很好地形容那些能够触动内心、引起深刻情感反应的事物或经历。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情感表达能力。
1.
【挑】
(形声。从手,兆声。本义:挑拨,挑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挑,挠也。 、 《庄子·太宗师》-挠挑无极。 、 《汉书·高帝纪》-汉王欲挑战。 、 《史记·司马相如传》-故相如以琴心挑之。 、 《文选·枚乘·七发》。注:“窕当为挑。史记曰:‘目挑心招’。张晏汉书注曰:‘挑,娆也。’”-目窕心与。 、 《列子·杨朱》-媒而挑之。
【组词】
挑三豁四、 挑头子、 挑眼、 挑茶斡刺、 挑缀、 挑拨弄火、 挑引、 挑泛、 挑招、 挑狎、 挑情、 挑发、 挑谑
2.
【心】
(象形。据甲骨文和小篆,中间像心;外面像心的包络。本义:心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在肺之下,膈膜之上,着脊第五椎。形如莲蕊,上有四系,以通四脏。心外有赤黄裹脂,谓之心包络。-心,人心也。在身之中,象形。 、 《吕氏春秋》-其祀中霤,祭先心。 、 方苞《狱中杂记》-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
【组词】
心腹之病、 心上刃、 心肝肐蒂、 心气、 心系、 心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