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2:22: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22:02
敝帚自享(bì zhǒu zì xiǎng)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破扫帚自己珍视”。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对自己的东西或自己的作品过分珍视,即使它们并不出色或不值得珍视。它强调了一种自我满足和自我欣赏的态度,即使在外人看来这些东西并不值得如此重视。
在文学作品中,敝帚自享常用来讽刺那些自视甚高但实际上能力或作品并不出众的人。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某人对自己的一些小成就或物品过分自豪,即使这些在外人看来并不值得一提。在专业领域,这个成语可能用来批评那些对自己的研究或成果过分自信,而忽视了其局限性或不足之处的学者。
敝帚自享这个成语出自《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敝笱在梁,其鱼唯唯。”原意是指破旧的鱼篓在梁上,鱼儿自由出入。后来这个成语的意义逐渐演变为形容人对自己的东西过分珍视。
在传统文化中,谦虚是一种美德。敝帚自享**这个成语反映了对于过分自我欣赏的批评,强调了在评价自己时应保持客观和谦虚的态度。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自满和自大的感觉,让人联想到那些过分自信但实际上并不出色的人。它提醒人们在自我评价时应保持谦逊和客观。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人对自己的小成就过分自豪,这时可以用敝帚自享来形容他们。例如,一个同事总是对自己的小项目过分自豪,即使这些项目并没有带来实际的效益。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敝帚自享,画中自娱,
世人笑我痴,我自乐无虞。
想象一个人独自欣赏自己的破旧物品,脸上洋溢着满足的微笑,这种场景可以引发一种既可笑又可悲的情感反应。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to think highly of oneself”或“to have a high opinion of oneself”,但这些表达没有敝帚自享那样具体和形象。
敝帚自享这个成语提醒我们在自我评价时应保持谦逊和客观,不应过分自我欣赏。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成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表达对他人的评价,同时也提醒自己保持谦虚的态度。
1.
【敝】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敝,一曰败衣。 、 《礼记·缁衣》。郑训败衣。-苟有衣必见其敝。 、 《孙子·谋攻》-邻有敝舆而欲窃之。 、 《史记·魏公子列传》-侯生摄敝衣冠。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组词】
敝鼓丧豚、 敝帷不弃、 敝衣
疲惫,困乏,衰败。
【引证】
《左传·襄公九年》。注:“疲也。”-还师以敝楚。 、 《史记·乐书》-土敝则草木不长。 、 《资治通鉴》-曹操之众远来疲敝。 、 《汉书·张敞传》-吏民凋敝。
【组词】
敝卒、 敝敝
2.
【帚】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扫帚形。本义:扫帚) 同本义。
【组词】
笤帚、 帚卜
3.
【自】
(象形。小篆字形。象鼻形。“自”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鼻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玉裁注:“许谓自与鼻义同音同,而用自为鼻者绝少也。”-自,鼻也。
4.
【享】
(会意。本作“亯”。从“高”省,“曰”象进献熟物形。本义:祭献,上供。用物品进献人,供奉鬼神使其享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享,献也。 、 《诗·小雅·信南山》-享于祖考。 、 《诗·小雅·天保》-是用孝享。 、 《诗·小雅·楚茨》-以享以祀。 、 《考工记·玉人》-诸侯侯以享天子。 、 《易·随》-王用享于西山。 、 《礼记·祭法》-享尝乃止。 、 《左传·僖公三十一年》-相夺予享。 、 《书·盘庚》-兹予大享于先王。 、 《西游记》-杀牛宰马,祭天享地。
【组词】
享厅、 享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