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5:37: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37:37
词汇“敝力”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常用词汇。根据字面意思,“敝”通常有破旧、衰败的含义,而“力”则指力量或能力。将两者结合,“敝力”可能指的是衰败或破旧的力量,或者是指能力不足、力量*弱的状态。
由于“敝力”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非常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可能会用来形容一个国家、组织或个人的衰败状态,或者在描述历史**时,用来形容某个时期的衰败力量。
由于“敝力”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历史不详。可能是由“敝”和“力”两个字组合而成,用于特定语境下的描述。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下,“敝力”可能被用来形容某个时期或某个群体的衰败状态,尤其是在描述历史**或社会变迁时。
“敝力”这个词给人一种衰败、无力感,可能会让人联想到衰落的帝国、没落的家族或个人能力的衰退。
由于“敝力”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遇到与该词汇相关的经历或故事较少。
在诗歌或故事中,可以将“敝力”用来形容一个角色的内心状态,或者描述一个场景的衰败氛围。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衰败景象的画面,如破旧的城堡、荒废的街道等。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低沉、哀伤的旋律,来增强“敝力”的氛围。
由于“敝力”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及其使用情况不详。
“敝力”这个词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它能够形象地描述衰败或力量不足的状态。在特定的语境下,它可以用来增强文学作品或历史描述的表现力。对于语言学*者来说,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丰富词汇量,提高语言表达的多样性。
1.
【敝】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敝,一曰败衣。 、 《礼记·缁衣》。郑训败衣。-苟有衣必见其敝。 、 《孙子·谋攻》-邻有敝舆而欲窃之。 、 《史记·魏公子列传》-侯生摄敝衣冠。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组词】
敝鼓丧豚、 敝帷不弃、 敝衣
疲惫,困乏,衰败。
【引证】
《左传·襄公九年》。注:“疲也。”-还师以敝楚。 、 《史记·乐书》-土敝则草木不长。 、 《资治通鉴》-曹操之众远来疲敝。 、 《汉书·张敞传》-吏民凋敝。
【组词】
敝卒、 敝敝
2.
【力】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耒形,有柄有尖,用以翻地。用耒表示执耒耕作需要花费力气。“力”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体力,力气)。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筋下曰:肉之力也。二篆为转注。筋者其体,力者其用也。-力,筋也。像人筋之形。 、 《礼记·礼运》。注:“筋骸强者也。”-其行之以货力。 、 《汉书·食货志》。注:“谓勤作之也。”-力农数耘。 、 《诗·邶风》-有力如虎,执辔如组。 、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 唐·柳宗元《童区寄传》-以缚背刃,力上下,得绝。 、 《孟子·梁惠王上》-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
【组词】
四肢无力、 力人、 力尽神危、 力软筋麻、 力屈、 力尽、 力竭